首页-文章页
教育教学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进学致和,行方思远—— 读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

发表时间:2011-11-09阅读次数:918



     教育改革前行的步伐离不开教师热情的投入,更离不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通用基本功、教学技能、方法与策略的掌握带来技术层面的提升,而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需要教育思想的引领,思想的形成端赖于思想间的浸染与碰撞。而能够长久持续,又便捷易行的唯有读书,读书是厚重底蕴、培育思想、展延个性的最佳渠道。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的启动,抓住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瓶颈,通过读书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形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接触了阿莫纳什维利的系列丛书。
    认识阿莫纳什维利是从他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的第一部《孩子们,你们好!》开始的。这是一位几十年来投身课堂教学,用他的全部情感审慎谱写并演奏爱的教育主旋律的仁慈长者。他内心里充满着对儿童的关爱、责任、紧迫感、理解、信任和同情。他把一切教育和教学都建立在一个根本的原则之上,那就是对儿童的爱,真心的爱;对儿童的赞赏,衷心的赞赏。这爱的旋律在不知不觉中牵动我的心,并使我随着他不凡的教育艺术心生景仰。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斯基在本书的绪言中这样写道:“我认为,可以毫不夸大地说,阿莫纳什维利的著作《孩子们,你们好!》无论印刷多少万册,也不过是投入读者需求的沧海里的一粟而已。事实上,这部篇幅不算小的著作,既是我国几百万小学教师的真正必要的精神食粮,也是千千万万家长爱不释手的案头书。”读罢这本书,我觉得此话一点都不夸张。
    作为格鲁吉亚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博士、教授,阿莫纳什维利更被誉为前苏联继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教育革新家,合作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身为心理学博士的阿莫纳什维利,在教育一线奋斗了29年,他是一位立足实践的真正的教育家。他厌恶那种在“办公室的温室里栽培自己的科学”的人,坚持亲自到学校去讲授一至两节课,然后再到研究所去工作。为使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既提高质量又减轻负担,1961年他在一所小学组建“实验教学论实验室”,课题是如何改革小学教育(儿童六岁入学)。《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就是他在小学阶段实验的成果结晶。
    读这部书的过程中,我始终被那爱的主旋律中一个个奇妙的音符撞击着、打动着… … 他的 “没有分数的教学实验”、他的“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做自己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的观念、他的无偏爱的一视同仁、他的师生合作思想、他的师生智力搏斗创意、他的 “教育秒时”观念、他的教育总谱、他的关注教育细节,甚至在怎样说:“孩子们,你们好!”这句问候语时,他反复推敲掌握好说这句话的语气和面部表情,并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学问题。无不彰显他的教育箴言:“如果我力图显示出自己对儿童的真正的爱,我就必须以最完美的形式去显示它。”
    读《孩子们,你们好!》让我深深体味到:爱-面对那一颗颗成长中的灵魂的彻骨的爱的确是教育的灵魂,这爱应当渗透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内心。从苏霍姆林斯基、阿莫纳什维利、陶行知,我们知道,真正的教育家大多扎根于基层学校,来源于珍爱儿童、献身教育的教育实践工作者。作为人道主义教育的实践者,面对教学方法的改革,阿莫纳什维利提出:“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内在禀赋和潜能的显露和发展,教学方法的革新愈具有这一教学的目的性,它将变得愈人道、愈乐观和愈快乐。”

散落于书籍中的珍宝还有很多,相信他关注教育细节、激发儿童潜能的教育艺术会给读者以诸多启示,我庆幸能够借助《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走进了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世界,去触摸教育家的心灵。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启年,“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市、区中小学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市教育局每年精选、推荐的重点研读教育名著以及选读书目,以教育装备的形式配备到全市各中小学图书馆。这是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推动市区书香校园的建设。我希望市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今后能够更多地考虑将教育名著作为礼品发放给老师们,让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远离喧嚣,沉浸于教育家的世界中,打开扇扇新奇的窗户,共同领悟教育理论用以丰富教育思考,引领教育实践,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