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前九位都是以个人的名义获奖的,只有“微尘”,是以一座城市、一个群体的名义获奖的。奖杯无法颁发,永久留在了中央电视台。起初的“微尘”,是青岛的一位普通的市民,她数次不留名向灾区大额捐款;后来的“微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频繁出现在青岛市各种公益活动中;微尘,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符号,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岛城的大街小巷;微尘,是一段记录城市文明的历史,它的所有资料被青岛市档案局永久收藏……
可是你们知道吗?在五年级二班这个集体中也有一位“微尘”。
几个星期前,学校要让每个班级成立一个卫生角,同学们纷纷从家里拿来红药水、酒精、棉花棒、碘伏、体温表、纱布、创可贴等等等等,桌子已经放不下了,太多的东西也把桌子弄得一团糟。表扬了这些同学之后,我也犯愁了,该怎样收拾整齐呢?
第二天,桌子上出现了一个塑料的盒子,里面还附有一张纸条:“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为班级解决困难。”落款是: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人。看到这个大盒子,我简直太高兴了,把学生捐来的物品放进盒子中,桌子立刻变得整洁美观了。我在班上讲了此事,但查来查去,没有一个学生承认,大家都说不是自己。我想,还是应该尊重这位同学,看来他的确是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还是不要再查了。这件事情就这样放下了,几个星期之后,谁也没有提起此事,渐渐地也都忘记了。
前天,全校卫生大扫除,我班只有一个地板擦(地板擦全都坏了,这一个还是马钰冰同学捐的),教室地面也要用,走廊地面也要用,值日的同学只好互相等着使用,浪费了时间。今天早晨,我一进校园,又收到了一个崭新的地板擦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愿我的微薄之力能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落款是:“一个爱班级的同学。”
一样的事情,一样的纸条,一样的笔迹。我的眼睛湿润了,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啊!默默奉献,不留姓名。突然,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映过:消毒喷壶是涂雅函捐的;地板擦是马钰冰捐的;红药水、创可贴等卫生用品是大家捐的;还有上次丁珊和同学闹别扭委屈的哭了,却收到许许多多安慰的小纸条……
此刻,我多想大声的告诉 全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看啊!这就是五年级二班,我有幸遇到这帮可爱的孩子,我有幸成为他们的老师!
他——就是李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