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培养卓越口才,塑造锦绣人生

发表时间:2013-03-29 阅读次数:4028

在学校,由于职务的关系和工作的需要,我常常要给老师们讲话,而且常常要在会议上给大家讲话,许多老师都评价我比较能讲话。据说我到余东任职的第一次教师大会上的讲话就给许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凭着我这一张嘴,也给学校在外作了许多的宣传,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学校赢得了声誉。但我们学校许多老师至今不相信我是个内向的人,其实我真的从小内向,不喜欢说话,如果说我现在略微有一点讲话能力的话,那都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意识地锻炼出来的。

给公众讲话,作演讲,作会议发言,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深以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有思想。作演讲,作会议发言,最忌人云亦云,老调重弹,讲的都是永远正确的废话,不能给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讲话,再多的技巧也无法挽救它的失败。要有思想,工夫在诗外,平时就要多学习,多思考。劳于读书,则逸于作文。书读得多了,思考得多了,对人对事才会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才会产生深刻的思想,需要讲话时,才会讲出别人想不到的话来。我曾对老师们说过一句话脑子里拎得清才能嘴巴上说得清,即是此意。

二、要有激情。我们做老师的都学过心理学,都知道情感具有感染性。一个人讲话连自己也没有激动起来,别人怎么会激动呢?许多人讲话往往只注重语言的推敲,而忽视激情的贯注。一篇辞藻华丽的讲话稿如果给一个没有激情的人去讲,其效果就好像一张漂亮而没有血色的脸,给人的感觉一定是苍白的、缺乏生气和活力的。激情从何而来?我深以为一个人的激情源于他对工作、对人生的热爱。当一个人精神振奋地站在发言席上慷慨陈词时,我们感觉到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在燃烧。讲话人有没有激情,可以说是一个人讲话质量高下的分水岭。

三、要沉着大方。没有公众讲话经验的人,在众人面前讲话难免紧张。我们不少老师在学生面前讲话还可以,可面对着几十个同事或学生家长,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脸红了,心跳加快了,说话也结巴了。这一点都不奇怪。据说英国首相丘吉尔初学公开讲话时,也紧张得不能说出半个字来呢。我个人的体会是,要能沉着大方地公开讲话,一要多练习,二要善于作现场控制。讲话的能力只有的讲话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和提高。要是因为怕讲话,而不愿意作公开讲话,就永远也不能学会沉着地作公众讲话。如果要给公众讲话,而又紧张起来,就要善于现场控制,比如做一些深呼吸,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讲好,不要理会有多少人在听你讲话,就当作是你一个人面对着一个空旷的广场一样,眼睛不要直视听众,要看着远处前方的一个景物,这些办法都有一定的效果。

四、要多做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公众讲话亦然。我有一个习惯,不管参加什么会议,不论大会小会,一走进会场,便开始做会议发言的准备。我常一边听会,一边收集与大会主题有关的信息,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构思、修改自己的发言稿。事实上,我这种准备,绝大多数时候纯属多余,会议主持人很少很少才请我发言。可一旦会议主持人突然请我说几句,这时我的发言常常不是随意的几句应付性的话,而经常是一篇见解独到、逻辑严密、措辞贴切的文章,许多时候会令主持人和与会者感到意外和惊讶。而且我的讲话中,还会不断地引用上主持人和前面发言的人所说的话,使每一个人都毫不怀疑我对他们的尊重,毫不怀疑我听会的认真,毫不怀疑我是一次即兴发言。我的确是即兴发言,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我作的是有准备的即兴发言。其实,我坚信二十多年过来了,正是这一个习惯锻炼了我的即兴发言能力。那些为没有机会表达出来的发言而做的准备同样具有很大的价值。至于事先知道有发言任务,更要认真准备。我在初学公众讲话时,经常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成功的演讲家,站在几十个、甚至几百上千个人面前潇洒自如地激情演讲,反反复复地在自己的心中做这样的练习,到正式作公众讲话时,效果常常正如练习时一样的好。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每个人的第一次公众讲话,一定要充分准备,努力取得第一次的成功,以鼓舞自己的信心。如果第一次讲话搞砸了,产生了消极的情绪,要走出这种情绪,鼓起自己的信心反而会显得困难。

人言一个人掌握了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学校每一个老师都有想提高自己公众讲话能力的愿望,许多老师这种愿望还十分强烈。希望我们学校每一个老师都能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锻炼,人人能怀抱荆玉,个个能口吐莲花,每一个老师都能培养卓越口才,塑造锦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