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1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基础知识问答】
认真读一读,基础打牢固
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2.公平在社会合作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社会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而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失去了公平,合作就很难维持下去,更不可能成功。可见,生活中我们与他人合作时,需要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公平。
3.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4.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1)维护社会公平,能促进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2)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3)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5.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公平,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二、为正义高歌
6.正义行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的行为。
7.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8.如何正确理解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和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因此,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9.实施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分别有什么结果?
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非正义行为,必然遭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
10.怎样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要为人正直。
(2)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
(3)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
(4)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
(5)日常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以不正当的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和逃避规则约束的行为。
11.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应怎样做?
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