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二、讲述春天的故事

发表时间:2013-05-30 阅读次数:4107
 
4.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5.怎样认识我国推行的改革?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指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怎样理解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我国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效方式。30多年来,我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当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