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问答〕
认真读一读,基础打牢固
一、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
1.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其制定的依据和作用是什么?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有着不同的社会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共同理想是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有共同理想的鼓舞,全国人民才能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合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2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怎样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实现共同理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向前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幅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美好蓝图。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3. 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共同理想就将变为伟大的现实。
4. 怎样理解和谐社会的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