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过年啦

发表时间:2017-05-17 阅读次数:3839

火红的团旗

主办单位:

共青团市南区教育局委员会                    

 


主题

我们的节日——春节

活动名称

过年啦

学校

青岛七中

活动时间

2017.2.1

指导者

刘帅

 

 

 

 

 

学生实践

体验

过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的《元日》,21日,我们喜迎新春,来了一场包饺子盛宴,同学们在家都各显身手,露出了自己的做饭本领,瞧,有肉末饺子,猪肉韭菜饺子……看得我真是眼花缭乱,从同学们的照片来看,家中的年味十足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着电视,吃着饺子,窗外还有鞭炮的劈里啪啦的响声,是不是十分高兴与兴奋呢?其实,饺子的来历也是十分奇妙的: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下面是同学们包的饺子的图片,是不是很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