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有效课堂 提升教师有效修为
——青岛七中组织课堂教学改革专题培训
为了更好推进我校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个性化综合能力,青岛七中9月11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基于教学变革的有效课堂打造专题培训,并邀请四所合作办学学校的骨干教师借助线上平台共同参与学习。
从全面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的高度,如何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该如何更好得聚焦课程、课堂和课题,让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效?特邀专家教授,围绕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方法和课堂教学变革密码等方面内容,结合最前沿的教育教学优秀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让老师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流、分享、借鉴”氛围中收获到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北京市十一学校副校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学生物特级教师王春易,在线为老师们详细、深度地剖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思路。
通过“云端”这样特殊的方式老师们还聆听了来自上海金山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上海是语文学科名师,上海市优秀校长,上海市督学,上海市学校管理培训师,高纪良老师关于《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有效修为》的专题讲座。
表达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对工作标准要求更高的新时代,教师要从亲合力、专业力、研究力、创新力四个方面修为自我。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通过提升专业素养,有效修为,真正的喜欢上教育事业,由敬业到乐业,从热爱到熟悉到精通。
老师们在培训中获益匪浅,分享学习感悟如下:
姜圳老师的感悟:
通过认真学习王春易老师的讲座,我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更为深入。有效的课堂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发现、研究、探索过程的导航者,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教师掌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的核心,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在设计教学思路时,始终需要遵循的原则是让学生在用中学。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尽可能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从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而不是一味的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时,学会熟练灵活的使用知识,并掌握对知识的迁移应用。
费杨乐子老师的感悟:
在这次培训中,王春易老师详细、深度地剖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思路。而我也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重要性。因此,在往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锻炼学生创新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将纲领性的课程标准在具体的教学中细化为具体性、可操行、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使得每节课的课程教学都能与课程标准建立起密切的关联和逻辑关系,形成环环相扣的逻辑链。
最后,回归课堂教学,着眼于核心素养来进行相应的课堂改革将更具实际和长远意义。
鲍香迎老师的感悟:
今天有幸通过“云端”这样特殊的方式聆听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王春易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课堂变革》讲座。王老师通过评课会的实际教学案例,引发我们的深思:课堂教学应当关注“人”,关注人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要让学生感受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勇担责任,发挥创新精神,让“人”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依托,在课堂实施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视角,在处理教材时,大可不必为其中的一篇导言而苦恼,对提出什么问题而焦虑,而是思考本章节内容和生产生活实际有何联系,知识的目的时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当我们改变了教师为了教而教,学生为了学而学的教育目标时,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开花。
于静老师的感悟
高纪良老师从四个方面为我们详细、深度地剖析了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有效修为,让我们明白了成为有效教学的高效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条件。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能倾尽全力、激活智慧;学科研究通透,在备课、上课、作业、课下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做到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课堂问题精准指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教师创造力,开阔眼界,勇于突破,敏于学习。教师的成长不仅仅在思想上,理论上,更要在课堂上,生活中,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新时代的呼唤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做顺应时代发展的高效教师!
赵敏老师的感悟
下午观看了高纪良教授关于《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有效修为》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高教授的讲座让我理解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充分具备亲和力、专业力、研究力和创新力四个方面的能力。高教授指出:“优质的课堂教学源于规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应该做到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努力发挥到细致、精致和极致。同时,构建高效课堂,还应注意教学内容要精,要有留白、有空间给学生,给学生自主表演、全身心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和总结,真正地给学生以波澜。
宋燕静老师的感悟
今天有幸听取了来自教育界名师高纪良老师的《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有效修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感染我的是高老师谦虚向上的研学态度和融会贯通的运用能力,高老师引用罗振宇的话“以前,变化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变化可能成了生活本身”深深的启发了我们,在发展变化如此之快的当代社会,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培育祖国未来的教师们也应当跟上时代的变化,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不断提升,锻炼自己的“修为”。成为一名有修为的教师应当具备亲和力,专业力,研究力和创新力,以人为本,聚焦学科,研究通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破难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