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教育教学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发表时间:2011-11-15阅读次数:1004



    读完《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我深深地觉得,"教学革命"是蔡林森多年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凸显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拳拳之心。蔡林森认为,效果是评课的唯一标准,效果好的课就是好课,效果好的标志就是全过程让学生积极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先学后教”中对于目标的设置与出示有详细的解读,对我很有启发。
    1、课堂模式从形式上产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老师的“传授”变成了“解惑”,从老师的“教”变成了学生的“学”,真真正正把课堂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学习活动从“向师学”变成“带问题学”,学习活动的目的性也有所不同,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合作探究都比较注重实效性了。从原来的重形式轻效率中跳了出来,这更是一个质的跨越。
    3、教师的“讲”更注重“精”,会的坚决不讲,讲的一定是学生理解不透彻的知识。             
    此外,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书中“自学指导”的提法也很值得借鉴。自学指导一般要明确4个方面的内容: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与教学模式相比,教学模式中的目标设置是既有目标又有操作方法,非常模糊,对于小学生来说很不好操作,分开来似乎更合适,会使目标更加明确,也更有利于学生自学操作。我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了尝试,在目标出示后,口头进行自学指导,学生在进行自学和小组交流时显得更有序了,尤其是时间的分配上更加合理了。
    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如果能够恰当的掌握、运用,不但能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还能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素质,值得我们学习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