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理念:导入课文时,我出示了风和太阳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指导朗读课文时,加上动作演一演。本节课重在关注学生成功体验的获得,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
生字的教学我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思想,采用随课文识字的方法,把识字融于学生的听说读写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识字,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二、设计思路
本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北风和太阳》改编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两次比本领后双方都悟出了道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如何引领学生全面领悟到这个道理呢?我想,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朗读。设计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品悟语言,尤其是扮演角色的朗读。通过换位思考,边读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促进心理揣摩、情感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人,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这样,“角色”就成了引导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实地感受,真情地感悟。
导读风和太阳第一次比本领,先引导学生读好风说的“那还不容易”和太阳说的“看我的吧”,体会他们自以为是,轻视别人的神情。在引读风和太阳各自的做法与结果时,抓住风“呼呼地吹起来”和太阳“发出强烈的光”这两句,让学生感受风和太阳的不同本领,然后通过孩子的不同反应,引导学生想象风和太阳内心的感受。导读第二次比本领,通过“可是”、“越强”、“越是难受”、“惊讶”等词,体会太阳情感的变化。在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创设了一个情境,想象第三天两人又一次相遇时,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联系他们的两次比赛的结果和自己的感受,认识到太阳和风薄弱的地方,想象他们情感的变化,从而真正全面领悟到“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这样,当我们引导学生进入了文本,进入文本描摹的情景,并不由自主把自己置换成文本中的角色,把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言语,通过有声语言再现对话情境,就能较好地体验人物的情感、思想了。 在朗读训练中,只有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文章中,才能促使他们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与文本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以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