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资源共享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转载)给学生一道自助餐:数学日记

发表时间:2011-11-22阅读次数:1718



    我将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日记引入小学数学作业中,并取代一些机械性的练习作业,这是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一种尝试。把日记作为一种媒介,使数学日记成为学生每天必需的"自助餐",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发现、数学思考及数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日记还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老师的教学行为,提醒自己不断地反思,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一、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利用数学日记,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使学生的日记有东西可写,我首先从内容上做出规定,数学日记可以摘录自己一天中在学习数学时遇到的难题或错题,摘录内容可以是日期、单元、内容、错例、错误原因、吸取的教训、正确解法、举例重解等;对当天所学知识的梳理;疑难解答、一题多解;对老师的建议,对课内外作业的意见,对所学知识的感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等。指导学生写好数学日记,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只要实施妥当,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利用数学日记,加强师生沟通,促进自主学习。
   数学日记就像一个万花筒,折射出了孩子的学习轨道、性格特点,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和交流。记得孩子们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老师告诉我:'如果不学数学,你买东西就会上当受骗。学数学要勤动脑,这样我们会越来越聪明……'学数学原来有这么多用处,我听了,马上认真听数学老师上课了。现在,我发现数学课其实很有趣,我已经很喜欢上数学了!"这让我真正感受到学生在接受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和信心,同时增强了我作为老师的服务意识,更加尊重学生了,更加重视自己的情感投入了。
二、帮助学生反思数学学习的过程,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写一篇数学日记,就是学生反思数学学习过程的一次深层次的思维过程。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要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记叙自己理解知识的方式,寻找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批判性的总结;或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展开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最终能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一,使思维过程明晰化。
   数学日记可以使学生在课后及时描述自己在课堂上探索发现数学问题的过程,充分暴露其思维的过程。如在学习"角的分类"后,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生活中有许多的角,例如电视机的四个角就是直角,风扇转动就像一个周角,还有柜子一打开就像一个平角。……沙发上坐着的地方,那里就有一个钝角,我们晒衣服用的夹子就有锐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展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构建了自己的理解。这种日记,可以使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对数学的不同理解,辨别学生是否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建构数学系统,便于教师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掌握和不良建构。通过数学日记,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有意义地建构和存储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因材施教更有效。
第二,对知识进行精加工。
   数学日记还可以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由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是以短时记忆的方式存储的,课后让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在日记中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以形成一定的结论,并将其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最终将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改造或重组,从而形成清晰准确的知识块。学生在写日记前必有这样一个过程:回顾(复述)、做题(组织应用)、记体会(反思)。如在学习"1亿有多大"后,一个孩子这样写道:"我们今天上午,老师给我们上了'一亿有多大?',我们组研究了沿跑道跑1亿米要跑多少圈,我知道跑道一圈长400,用1亿÷400=250000圈。啊,这个数真大啊,我要多少天才能跑完这1亿米250000圈啊!"从而加深了对新学知识的记忆。
第三,反思学习过程的对与错、得与失。
    在单元、期中、期末考试后,根据批改后的试卷,学生可以选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总结,特别是对错误进行反思,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将当时的想法在日记中写下来。期中考试后,一个孩子写道:"这段时间我的表现不是很好,上课有时爱说小话,字也写得不是很漂亮,做完了也不检查,粗心大意,这全都是我的坏毛病,也是我每次都考不到第一名的原因。从今天起,我一定要把这些坏毛病丢掉,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说小话,写作业时慢点做,把字写端正,做完了一定要检查,做一个让老师放心的人!"学生通过自己反思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能虚心接受,及时改正。
三、联系生活,提高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生活中的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学生一篇篇的数学日记,我感到很欣慰,虽然有些日记还很稚嫩,但我发现这些孩子已经在用数学了,已经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了。例如: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一回到家就忙得满头大汗,正当我口渴时妈妈拿来了一瓶酸奶。我看见瓶盖上写着这瓶酸奶里居然有150亿个益生菌。妈妈见我惊讶,就说:'细菌很小。'我又明白了益生菌是很小的,是肉眼看不见的。"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去商场买文具,买了5本练习本,共5元;一盒铅笔,8元;5个橡皮共10元,一共23元。我妈妈给了25元,阿姨收了钱,又找回3元,妈妈没看清就装进了口袋,我突然想:有没有找错钱了?我算了算,果然找错了,我忙告诉妈妈,把1元退回了那个阿姨。阿姨向我笑了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妈妈也向我笑了笑,就回家了。"……类似上面的日记很多,这些知识的获得都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生活中,自己努力在生活中寻找的结果。
四、还孩子创造的空间,点燃创新的火花。
    数学日记可以不拘泥于课本限制,也不受到教师的束缚,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自己的基础知识,大胆进行观察、尝试,独立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日记中常常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树上有10只小鸟,猎人射了一枪,树上还剩几只鸟?"这道题,在日记中,有的同学写道:"我认为还剩0只,一只被射死了,就掉在地上了,其它的飞走了,树上就没有啦!"有的写道:"我认为还剩3只,一只是被打死的小鸟,另外两只是它的爸爸和妈妈,正在哭泣呢!"有的写道:"我认为还剩下10只,猎人用的是无声手枪。"……让我不由得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另外,我把一些写得比较好的数学日记找出来,编辑了一份份《数学小报》,当孩子们看着自己稚嫩的文字变成一行行铅字时,那股高兴劲儿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时的我终于懂得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日记中那些文字里洋溢着的一股股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创新思维,道出了孩子们心灵的絮语,给我的数学教学送来春天的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