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教育教学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读《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有感

发表时间:2011-11-30阅读次数:1892



青岛福林小学     王彦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很好奇什么是崔其升什么是杜郎口经验,深度阅读后才了解原来杜郎口是杜郎口中学,一个地处山东西部杜郎口镇的中学,它曾是一所名不转经传的由于管理混乱、教学质量极差,已经濒临绝境的薄弱的农村初级中学。《周易.系辞下》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崔其升说:就当时学校的出路来看,改革本身就是底。当时的杜郎口中学处在一种不改就被撤销,改革才是唯一出路的局面,只有改革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的课堂,教育才能有出路,孩子才有未来。因此,这种没有回头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是推动课堂改革最大动力。有了这样的信念,什么样的办法想不出来?什么样的障碍扫除不清呢?
    在校长崔其升的带动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杜郎口中学终于成为闻名全国的教改典型,对课堂教学有了颠覆性的变革。
近些年来,关于教育的讨论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然而,我们越是恒久地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离教育的本质似乎越远。
    我们看到一大群的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老师则一遍一遍地告诫他们应该听话,应该怎样做才合乎规矩,应该怎样做才是好孩子,应该怎样才是有前途有出息。凡是有稍越雷池的,便是不听话的没有出息的孩子。这样子教出来的是怎样的一群孩子呢?全都听话,全都循规蹈矩,如出一辙,毫无个性,没有创造性,没有色彩。想想真可怕,假使全世界都是一样脸孔的话。试问,是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灌输好,还是让孩子养成自学的能力好?在传统教育导向中,妈妈越忙、越积极,老师越努力、越有爱心,则说明家长和老师越负责任,越敬业。而结果却截然相反——孩子完全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教育考察时说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人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而崔其升校长正是带领老师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杜郎口“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关注了学生的能力,给了学生更多得机会去“展示”,而这种展示需要做大量的知识积累。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同样,不光学生在改变,老师们也在改变,先是转变思想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再是走出去多听其他学校的课,最后也要请进来,请专家来校讲学。
教育的道路很漫长,教育的话题也说不完,教师的价值由我们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