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心愿和希望,我和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样,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材,或长大有所作为,但我们都是普通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缺少成功的经验,但却有自己的育儿经历,在此我将我的一点点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孩子的性格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转眼间孩子12岁,上五年级了。孩子基本上是爸爸妈妈带大的,由于老人不在身边,孩子很少有宠惯撒泼的现象。他的性格也是从小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二、 根据情况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
刚上学的时侯,嘱咐孩子学校是一个新的环境,有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学习有大教室,活动有大操场,还有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到学校要遵守学校的纪律,认真听讲,团结同学,积极完成作业等等就是你的学习任务,你要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包括老师和同学们。放学后耐心的听孩子讲在学校的事,在家里孩子也有发言权,鼓励他发表自已的看法,孩子会把自已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与父母分享,父母再根据情况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那时儿子上三年级时放学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写作业时很磨蹭,故意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是善意的提醒、关心地询问原因,而是很生气地批评教育,甚至还动手打他。我发现,儿子写作业时情绪更糟糕,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打孩子不起作用,还会出现相反的效果,自此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我就耐心和细心地关心询问,积极的与老师沟通,随之学习的状态好了,写作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三、给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间。
儿子喜欢玩电脑,每天必须做完作业后可以玩半个小时,每周五下午放学后可以玩电脑,星期天作业都完成以后我会陪他玩一会双人游戏,边玩边与孩子沟通,孩子的情绪好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因我家附近很多与他同龄的小朋友,每到晚上他们都会到小区广场一起玩,我想儿子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会提升他的社会交际能力,但前提是必须完成学习任务才能进行。在儿子的眼里,一切新鲜事物对他来说,都充满好奇和乐趣,正是因为这种探索心和求知欲,他才会积极参与到生活的种种活动体验中,哪怕是我们成人看来有时不可思议和平谈无趣,故此,作为父母不能对孩子过多的限制,孩子不但会因为不满而与父母疏于沟通还会因为种种约束无法舒展。
四、创造环境,给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
每天晚上,儿子看到我看书,他也煞有介事看起来,遇到看不懂的问题,才会凑过来问我,倾听儿子阅读的感受,分享儿子的阅读乐趣,每一次提出的问题除了简单的回答外,更多的是让他到书里找答案,这样自然而然地培养了他一定的看书习惯。
五、多与老师交流,配合学校教育。
孩子上五年级了,有些作业辅导不了了,有时还会教错,对他造成误导,适时的教给他学习方法,例如:不会的可以去向老师请教,把你的思想和见解反映给老师,这样老师也就掌握了你们的学习情况,哪些学会了,哪些没学会,你们的每一个老师都是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你们,老师也跟父母一样爱你们等等…….通过观察我发现:我不会的,只教给他方法的学科,学的还很好。
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与进步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