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点滴机会,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三年级三班 于潇含的家长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只有守住诚信二字,才会形成公正、关心、同情、爱心、责任感等美德。因此诚信是人生立于不败之地必不可少的品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以致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教育他们诚实守信应成为铸就其健康、完善人格的要务之一。从诚信培养的角度看,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文化和道德传承的基本单位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我们认为,家庭诚信教育是诚信教育的根源和基础,也是对学校诚信教育的一种必要补充。
对于一名小学生,同她讲诚信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她往往是不理解的,因为那是空洞的、脱离孩子实际的东西。因此,对孩子的诚信培养就要融入她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去,让她在实践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于潇含的诚信品质的养成,我们家长是从培养她守时这种基本习惯着手进行的。守时,是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把守时习惯的养成作为培养孩子的诚信观念是很好的切入点,也是养成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提高学习生活效率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的“王国”,孩子在家庭中各个方面的优点会表现得十分真实,缺点也会暴露得十分充分。家长最了解孩子,也就便于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对孩子诚信品质的养成,良好道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极为重要。由于我们家住得离学校比较远,每天都需要乘车上学。加上小孩子们睡眠时间长又缺少自制力,大多都有晚上不早睡觉早晨“千呼万唤不起床”的毛病。因此,为了准时到达学校,每天早晨都要与她“战斗”,大人喊,孩子叫,经常搞得大人与孩子都吃不好早饭,大家一天的心情都不好。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真可谓软硬兼施:用她喜欢的早餐“诱惑”她,用让她自己独自乘车上学的办法“威胁”她等等,但收效都不大。
冥思苦想之后,我们决定采用“亲身体验法”,让她亲身体会别人对她不守时时她的感受和她不守时造成的“损失”。
一次,她要到我办公室去玩电脑,我认为机会来了,便很痛快地答应了她,并与她约定了到我办公室的时间。在离约定时间还有十分钟的时候,我便离开办公室到了对面房间暗中观察。她到了之后,先开始轻轻地敲门,见没有回应,便加重了敲门声,还是没有回应,于是她便在门外等了起来。大约五、六分钟之后,她开始烦躁起来,又开始不停地敲门,并且还到隔壁房间去询问,仍然得不到我的消息,便开始抹起了眼泪。见到此景,我便从她背后开门走了出来,并连连对她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想到你会准时来,所以我也没有准时回来。”给她擦干眼泪之后,又趁她还有等人的焦虑感之时,教育她守时的重要性。
还有一次,我们约好到佳世客买她喜欢的悠悠球,我让她五分钟之内到楼下出发。结果,她没有准时下楼,我认为又是一次好的教育机会。于是,我便准时开车走了。回来后,看到她满脸的不高兴,我佯装不知,并问她为什么不跟我去佳世客了?她红着眼睛告诉我:“我下到二楼就看到你的车开始走了,拼命的喊你,你也没有停车”。我便说:“你没有准时下楼,我认为你不去了。所以,只好自己走了。”见此机会我趁机教育她:当你不守时时,别人就会认为你放弃了原来的约定,这样就会造成误解。人与人的交往一定要守时。你不守时却要求别人守时这样有道理吗?
通过抓住这些生活中的点滴机会,我们经常对她进行了守时习惯的养成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她基本做到了诚信守时,与同学的约会从不迟到;早晨起床,只要定时叫醒她,她会按时起床,再也没有了“清晨交响曲”,邻居们也戏称:“你们的清晨起床战争终于结束了!”
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各种方式,让孩子在体验中自醒,在体验中改变,在体验中快乐的成长。只有孩子亲身的感受,才能够很好的提高效果,才能真正的把好的习惯巩固下来。
我们体会到: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必须因地制宜和抓住点滴机会,父母要耐心细致地说服帮助,空洞的说教和失态的呵斥方法只能事与愿违,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