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标准)小学一年级起始第十二册
Module 1
一、 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学会简单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会在餐厅里点餐
学习任务:I want …
运用任务:模拟一个场景,让学生自己选择,表达自己的愿望,运用句型I want ….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围绕购买食品进行,学生通过“买”和“卖”的过程实践,学会表达I want…和What do you want?的问答形式。本模块设计的活动注重加强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同时以模拟活动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团队之间的交流。
二、活动建议
活动1:商场购物
活动目的:练习口语表达、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食品、学具、玩具等的食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学生们自己在课前自由组合,形成一个小团队。确定一个话题,设置一个情景,如:In the bookshop, In the food shop, In the toy shop等,然后组内自己分工:一人做老板、一个收银员(或一个助手)、两三个顾客。模拟商场购物情景,运用句型:----What do you want? ----I want …----How much is it? ----It’s … yuan.最后,再结算总数,It’s …yuan in all.这个团队,也可以是一个家庭组合,分grandpa, grandma, father, mother, uncle, aunt 等等,
活动2:自己当老板(设计菜单)
活动目的:练习句型,展示说、写、画、编等才能。
活动准备: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自己的商店,然后根据自己商店的特征配置不同的物品和价格---即设计一份list,最好要求能够图文并茂,最后全班交流。全体学生问:What do you have, boss? Boss 报菜单:We have … It’s …yuan. 就这样连续介绍自己的“产品”。 最后大家把作品帖在黑板上或墙上。如果是大班上课,可以分几个小组进行活动。
活动3:练“加法”
活动目的:练习句型的改变形式,增添课堂趣味。
活动准备:单词纸片
活动过程:教师给学生发一张小纸片,(能写一个单词就行了),请学生在小纸片上写上自己想要的单词(要求大家不要相同)。一个学生上来说:We’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and I want to go shopping. A, what do you want? 学生A上来,照着小纸片里的单词对B说:I want sunglasses. What do you want, B? B回答: I want a raincoat. 然后转身对C说: “A wants sunglasses, and I want a raincoat. What do you want, C?” C回答:“I want a kite.”转身对D说:A wants sunglasses. B wants a raincoat. And I want a kite. What do you want, D?” D 继续… 这样A+B+C+D+E+F…的滚动,越说越多,越来越快,很有趣。
Module 2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策划自己的计划
学习任务:用 be going to句型学会表达自己将要或打算去做的事情
运用任务:通过排列时间、人物表来安排自己或他人的事务
模块分析:本模块是通过一次野炊的经历(过程)展现的,表达了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和打算。在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的句式学习中,体现了完整的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同时又有现在进行时 be doing的句型比较。因此要设计一些区别比较明显的活动来巩固。
二、活动建议
活动1:男女PK
活动目的:练习用be going to和 be doing sth. 的句型作快速反应训练
活动准备:课件制作或单词卡片
活动过程:把男女分成两边,形成PK阵势。教师在视频上呈现2个单词或词组,如:Tom, make a kite。男方选一个代表,快速造句:Tom is making a kite now. 而女同学就故意跟他唱反调:“Tom is going to make a cake tomorrow.” 教师在视频上出现一个设计好的句子,哪一队说对了,就得一个笑脸,反之得哭脸。如果哪队的代表出现严重的语言失误,就改一个笑脸为哭脸。最终以笑脸多的为胜。
活动2:评选优秀“气象”先生
活动目的:对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的比较和应用,
活动准备:录制中央气象台节目或网上搜寻全国各地的气象,或自己准备一段气象预报的录音或图象
活动过程:教师事先把“气象预报”按纵向排列录制完毕(或画图),如:
|
Yesterday |
Today |
Tomorrow |
Beijing |
sunny |
cloudy |
rainy |
Tianjin |
windy |
rainy |
snowy |
Guangzhou |
rainy |
cloudy |
sunny |
… … |
|
|
|
|
|
|
|
(表内的单词也可用简图表示),把录音或录象材料放1-2遍,让学生记住3-4个城市或地区的气象特征,然后上台来播送天气预报。运用句型:It was sunny in Beijing yesterday, but it is cloudy today. Tomorrow it will be a rainy day. 谁说的城市气象越多越准确越好。可评选3-4个优秀“气象”先生或“气象”小姐。
活动3:“梦想剧场”
活动目的:拓展训练,用be going to 来表达自己的“梦想”
活动准备:绘画纸
活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先说说自己的“梦想”(可以用视频呈现):If it is Sunday today, I’m going to go to the park with my family. / If it is snowy, I’m going to make a big snow man. / If I have lots and lots of money, I want to buy a beautiful house.等等。接下来,请学生在自己的绘画纸上画一个简单的情景画,然后拿着画,寻找自己的伙伴,按照图画所描绘的情景去问:“If it is your birthda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If it is rain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f today is the Children’s da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f you are very ol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等等。每个同学寻找5个以上朋友进行对话。
Module 3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讲述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
学习任务:现在进行时的主要形式
运用任务:讲述身边正在发生的故事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主要目标是讲述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或在进行的动作。这是高段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加以运用句式。因此要让学生学会看图说话,并会区分现在分词-ing的适当形式:直接加ing的单词;去e加ing 的单词;双写词尾,再加ing的单词;以及去y变i再加ing的单词。可以结合三年级的教材进行复习。
二、活动建议
活动1:音乐传球
活动目的:练习现在进行时的运用和现在分词的不同变化形式
活动准备:音乐(及相应的播放工具)、一只小皮球,一些单词卡片
活动过程:这是由传统游戏“击鼓传花”改编的活动,适合全班性进行。教师事先准备好音乐及相应的播放工具、一只小皮球和一些单词卡片,卡片上写着单词(动词),如:jump, smile, eat, read, tidy, sit, sing, dance等等。音乐响起来,小皮球就在同学们的手中传过递,音乐一停,持球的同学上台,从教师手中抽一张单词卡片,朗读该单词,并按照所写的单词作相应的动作。教师对全班说:“Look at him! What’s he doing?”全班一起回答:“He’s jumping.”然后,集体朗读:jump jumping He’s jumping. 台上的学生回座位,游戏继续。如此反复,复习了动词原形和现在分词的不同变化形式。可在Warm up.的时候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复习时段进行。
活动2:双簧表演
活动目的:训练现在进行时的快速反应
活动准备:一张椅子
活动过程:“双簧”是一种传统文艺形式,滑稽有趣,用于课堂训练有利于提高说的流利度、听的能力以及TPR活动。教室前先放好一张椅子,请一位学生(A)做在椅子上,双手向椅背后绕着;再请一位学生(B),蹲在椅子后面,尽量不露出身子和头。活动开始,B在后面说:“My name is xxx. Look at me! I’m reading a book. I’m eating a hot dog. I’m drinking water. I’m jumping. I’m singing and dancing. ”A同学按照B的语言表达,在前面使劲地做动作。A同学越说越快,B同学也越做越快。活动完毕,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奖励。
Module 4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描述一个情景,展示个人的能力
学习任务:情态动词can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运用任务:根据情景,表示相关的能力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主要目标是复习“can”的基本用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它的表达方式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大的难度。因此可以根据以往的学习,全部复习或拓展学习“can …very well”和“can’t …at all”。并结合第五册的阅读材料《The Little Red Hen》作为听力练习或趣味小品表演进行活动。
二、活动建议
活动1:“擦黑板”比赛
活动目的:操练can 和现在进行时的运用
活动准备:把所有的动词写在黑板上
活动过程:教师或学生事先在黑板上没有规律地写下已经学过的动词,越多越好。比赛开始,A组选一名学生上来,说I can make the bed. Look, I’m making the bed.并做相应的动作。随即,把黑板上的词组make the bed擦去;B组选一名学生上来,说I can run very fast. Look, I’m running now.并做相应的动作。随即,把黑板上的单词run 擦去。接下来C组,D组…依次类推,直到最后把黑板擦干净为止。擦得多者为胜。
活动2:谁最能干
活动目的:听力训练,让学生理解can的不同程度,提高写单词的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练习纸。
活动过程:教师事先自编一个听力材料,再给学生每人练习纸。学生根据教师朗读的短文,在纸上的各自中写出不同人员、can or can’t, very well, at all等。见格子设计:
Who |
Can |
can’t |
Very well |
Can’t …at all |
Peter |
play basketball |
sing well |
run very fast |
dance |
Sam |
|
|
|
|
Lisa |
|
|
|
|
听力材料设计如:I am Peter. I’m from England. I like sports. So I can play basketball. And I can run very fast. But I don’t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 Because I can’t sing well, and I can’t dance at all. Let me be your pen pal, OK?
活动3:句子“拼盘”
活动目的:熟悉和巩固课文内容,练习书写,并展示课文的情景
活动准备:长纸条(百纸)
活动过程:教师事先准备几张4K的白纸,把它们裁剪成若干个长条子,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纸条上认真端正规范地写出课文中的一句话,不管长短,一个句号一句话(最好用水彩笔写)。然后拿着自己的纸条寻找伙伴,问:What can you say? 对方说出自己纸条上的句子。如果是在课文的同一段落中的,就属于在同一个“拼盘”里,俩人一起去寻找同一“拼盘”的人,越找越多,直到文章段落完整为止;如果对方不是在同一“拼盘”里的,或已经有的,就不能拼起来。最后,属于同一“拼盘”的学生把句子按课文顺序排列起来,贴到黑板上,大家一起朗读。“拼盘”的学生每人得一颗星,其余的“散盘”学生只好等下一个轮回了。
Module 5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或描述当某人正在做某事时,同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习任务:学会描述故事的继发性
运用任务:根据情景,表示发生的事情和相继的动作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主要目标是谈论或描述当某人正在做某事时,同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学习结构上讲,是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结合起来运用,并用but then 或and then 相连接,表示事情的继发性。主要句式比较典型:Now Daming is playing his trumpet, but then the telephone rings.该活动的语言训练要求比较高,建议最好能先分解在结合进行。
二、活动建议
活动1:“捣蛋”游戏:
活动目的:学会正确描述故事的继发性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自己所利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教师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学生听音乐或认真看书,设计一个情景;另一部分学生在中途“捣乱”,或进门喊报告,或突然把球仍进来等等,第三部分学生转述。如:学生A在听音乐,突然学生B打开门,走进来。学生A说:“I’m listening to the music and then he opens the door.” 学生B说:“He’s listening to the music and then I open the door.”学生C说:“A is listening to the music and then B opens the door.” 动作设计有以下一些参考:cooking----cry, reading----shout, sleeping----ring; eating----throw the ball等等。
活动2:趣味接龙:
活动目的:训练句型的写作能力
活动准备:粉笔
活动过程:分组同时进行,每组5人。见表:
A组 B组 实际要求
do |
break |
写出动词原形 |
doing |
breaks |
把动词变形 |
doing his homework |
breaks a cup |
完成一个词组 |
Amy doing her homework |
Tom breaks a cup |
填写人称 |
Amy is doing her homework |
then Tom breaks a cup |
完成全句 |
每组的第一个人上来写一个动词(见第一行),第二个人把动词变形(见第二行),第三个人写完整一个词组(见第三行),第四个人再添一个人称(见第四行),第五个人完成各自的句子(见第五行)。最后全组人员把全句完整地朗读一遍。活动过程没有错误就可以得到一面红旗。该活动也可以让4组学生同时进行。
活动3:故事大王评比
活动目的:训练讲述故事的能力
活动准备:单词卡片(或视频展示)
活动过程:教师先让大家复习学过的动词(可操作的、经常使用的),然后把他们贴在黑板上。学生挑选其中的单词,开始编故事,可以用任何人称与时态。教师留出几分钟时间让他们思考。如:go, buy, cook, eat…可以编成小故事:I go to the shop in the morning. I buy some vegetables and meet. And then I cook the meal at home. I eat the meal. It is delicious. I am very happy.(这里一共有5句)说出一句得一分,全组相加,得分最高为红旗小组,编得最好的就可以被选为故事大王。
Module6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1)
学习任务:一般过去时的理解和运用,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
运用任务:讲述过去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通过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来学习一般过去时。但与前几次学习的不同是,本模块是将一般过去时放在现在的谈话之中,并不是独立地学习。因此,其难度在于正确区分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同时,还要巩固过去式的不同构成:规则动词和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
二、活动建议
活动1:撒谎测验
活动目的: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和动词的过去式
活动准备:徒手操练
活动过程:2位学生走到台上来。A提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B回答:“I saw a film.”台下的同学举手表示相信,做怪像表示不相信。如果举手的同学比做怪像的多,就继续问答。“Who did you go with?”“What film did you see?”等等。如果做怪像的比举手的同学多,A和B就得下台,换另外一对上去。
活动2:复述活动
活动目的: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和动词的过去式
活动准备:徒手操练
活动过程:请5位学生上来,面对全班。老师发出指令:Jump 10 times. Turn right. Go and open the door. Sit down please. 完成动作后,老师问:“What did you do just now?”学生回答:“I (We) jumped 10 times. And then turned right. I opened the door and then sat down.”讲述完整,得一张贴纸。没有叙述完整,没有奖励。然后,全班分若干组,仿照例句,继续练习。
活动3 :送礼物
活动目的:在快乐的气氛中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和动词的过去式
活动准备:学生自己决定
活动过程:学生3人一组自己组合。A 拿出自己的道具——礼物,B用手将C的眼睛遮住。A说:“I bought a present for you.”B问C:“What is it? Please guess.”C猜测:“Where did you buy it?”A答:“In the book shop.” “Is it a book?” “Yes.” 如果C没有猜中,就继续发问,直到猜中为止。然后ABC交换角色。
Module 7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2)
学习任务:以第三人称形式讲述过去的事情,继续学习过去式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
运用任务:设计情景,讲述过去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内容围绕神州飞船和飞行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的经历而编排的,是比较新颖和具有时代感的一篇课文,也是学生喜爱的内容。因此,抓住这一个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话题展开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运用真实的语意进行语法点的学习和巩固。
二、活动建议
活动1:我是杨利伟
活动目的:学会人称变化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模型电视机
活动过程:课前做一个模型电视机:用一张大纸或一个大纸盒子,画一个电视机,把屏幕挖空,让学生的头像露出来。学生A按照课文逐句朗读,学生B以“我是杨利伟”的口吻,把课文转述成第一人称形式来讲述。如:学生B上来,把自己的头部放在“电视机”的屏幕上,介绍说:“Hello! I’m Yang Liwei.”A开始朗读:“In October 2003, Shenzhou V flew into space. Yang Liwei was inside.”B转述:“In October 2003, Shenzhou V flew into space. I was inside.”在全文中,he都变成I,his变成my,等等。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口头语言得到提高训练,同时对课文加深印象和理解。
活动2 :新闻联播
活动目的:讲述一件事情,正确运用动词的过去式,提高写作能力。
活动准备:纸和笔
活动过程:利用学习课文后复习巩固的时间段,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纸,请他们在纸上写下一个小“新闻”,即描述一件事情。写作能力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多写几句,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少写一点。可以以任何人称形式写任何事情。写完后,“新闻联播”就开始了。第一组取名“No. 1 TV Station”.其他依次类推。同学们可以将自己所写的东西读出来,作为新闻发布。每一条新闻都有奖,以激励学生的读写积极性。最后评选最受欢迎的“电视台”和播音员或记者。
活动3:回忆“儿时往事”
活动目的:讲述自己以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学会when I was…(years old)的时间状语从句
活动准备:学生每人带一张儿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本活动可以作为小组交流活动,也可以是全班的汇报活动。每位学生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指着照片,讲述自己小时候(或当时)的一件高兴、伤心、懊恼、滑稽、可笑、可恨等等的事情。注意用一般过去时来表述,并试用when I was…(years old)的时间状语从句,如:I was 3years old, I was …. One day I went to the park with my parents. I sat …. I played ….I ate …等等。表述比较好的。老师奖励一张贴纸。
Module 8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和询问某人过去的能力
学习任务:学习和理解could和couldn’t 的正确表达方式
运用任务:运用could和couldn’t +动词原形的句式表达过去的某种能力
模块分析:本模块的内容是根据真实人物Helen Keller的事迹改编的。教师可以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在学习could 和couldn’t的学习中,表达过去的某种能力,再通过展开与现在的can 和can’t 的对比,使语言学习更真实感。
二、活动建议
活动1:采访知名人士
活动目的:了解某知名人士的事迹,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
活动准备:课前做好调查活动
活动过程:事先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上网或查寻有关名人或科学家的资料,作好调查填好表格(见下表)。课堂上作为小品表演,以采访的形式,用特殊疑问句问答。
Who are you? |
|
What did you do (invent)? |
|
When did you … |
|
Where… |
|
How… |
|
How old were you then? |
|
活动2:自娱自乐
活动目的:操练巩固could / couldn’t , can / can’t的表达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一张教师儿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教师拿出一张教师儿时的照片,让学生们猜: How old was I then (in the picture)? What could I do (then) ? 等学生回答后,老师自编排chant,打节奏做示范:
x x x / x o / x x x / x o / x x x / x o / x x x / x o /
When I was three I couldn’t read. Now I am twenty I can read.
When I was ten I could dance. Now I am twenty I can’t dance.
学生模仿句型,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在全班目前表演。老师最好用录音(或电子琴)打出节奏配合学生的自娱自乐。
活动3:复述名人事迹
活动目的:学习课文,了解(复述)Helen Keller的事迹,激励自己
活动准备:事先复习课文
活动过程:朗读课文。学生每人挑选好一个或几个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动自己的句子或小段。然后,请七、八位学生上台将句子背诵出来,再按课文顺序排列。这个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用第一人称来表述,用“I am Helen Keller. When I was… ”的语气,作为“演讲”形式来表现。
Module 9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询问事情的原因以及回答
学习任务:学习why 引导的疑问句,学会表述事情的原由
运用任务:说明某人的心情和动作,并能用why 和because来问答
模块分析:本模块是通过观察、表述某人的心理状态,或比较意外的举止而询问原由的句型,在语法点上看,是学习原因状语从句。学生可以通过“What’s the matter?”“Why…”的训练中学会正确的表达方法。可以结合第十册中的歌曲“If you’re happy”学习来加深对句型的理解和操练。
二、活动建议
活动1:变脸
活动目的:通过画“变脸”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并说明原因
活动准备:准备数个脸谱(能贴在脸上即可)
活动过程:活动前老师先给学生复习一些形容词:happy, angry, scared, bored, hungry, thirsty, tired, sad等等,并与脸谱结合起来。让学生辨认。接着,(游戏)活动开始。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来,面向大家,说:“I’m happy, because I am a teacher now.”然后,学生转过脸去,把脸谱贴在脸上,说:“I’m tired now, because…”句子和(脸谱)道具由学生自己选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论是否符合逻辑,教师都不予干涉,只是纠正一些发音和基本语法错误。学生会玩得很开心。
活动2:无中生有
活动目的:用各种时态来表达because从句。
活动准备:无
活动过程:教师先用很夸张的动作或表情来表现(实际上是示范),说:“I’m very very sad now.”学生询问:“Why?” 老师:“Because have got a bad cough.”然后使劲地咳嗽着。接着就问学生:“How about you?”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无中生有”,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说明自己现在的感受。可以让学生用布把头包起来,说“I bumped my head”,可以把手指头包起来,说“ I cut my finger”等等,装得越像越好。
活动3: 我是音乐家
活动目的:学习和巩固本模块的歌曲,练习写作。
活动准备:学唱歌曲
活动过程: 本模块的结尾,学习了歌曲《Why Why Why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对歌曲进行改编(歌词)。首先,每一组进行讨论研究,把自己的歌词写下来,再派代表把它写在黑板上。然后小组人员根据自己的唱词进行试唱。最后每一组进行汇报“演出”。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演出奖、最佳书法奖等。
Module 10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将来的计划和打算
学习任务:学会运用be going to do sth句型的表达意义
运用任务:用一般将来时的不同形式来说明将来的计划和打算
模块分析:可以结合第五册的课文进行复习和运用be going to,也可以与一般过去时一起复习,形成对比。尤其要注意be going to go to 的用法。同时最好能让学生感受到will 和 be going to 在“将要、想要、会”和“打算要”的微妙区别。在复习巩固期间,要适当注意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用法。要多展开情景设置,进行对话和小品式的练习。
二、活动建议
活动1:连连看
活动目的:利用“连连看”的游戏方式,进行be going to 句型的训练
活动准备:单词卡和图片
活动过程:教师把所需要的单词卡和图片反面 贴在黑板上,分成两边。左边是表示一定情景的图画,如时间、天气、节日、心情等等,右边是动词或词组。学生走上前,指定左边的某一个图片,再在右边选择一个单词,用粉笔把它们连起来,老师把指定的单词和图画翻过来,学生根据图片的意境和单词,说出句子。如:左边的图片为happy, 右边的单词为have a picnic,学生就根据自己的意愿,说:“I am happy, so I’m going to have a picnic. ”或“If I’m happy, I’m going to have a picnic.”也可以说:“My father is very happy, so he is going to have a picnic with me.”句子类型越多越好,单词和图片越古怪越有趣。
活动3: 梦想明天
活动目的:集中操练一般将来时,提高写作能力
活动准备:构思“明天的安排”
活动过程:教师黑板上写上:What will you do tomorrow? 或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然后列出一张时间表:
Time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What will you do? |
6:00
|
|
7:00 |
|
8:00 |
|
… |
|
每个人最起码要写上10个活动,要求写得有创意,有“梦想”,但不能写不够文明和健康的句子。写完后,在全班面前“畅谈明天”(即朗读自己的句子)。凡是有创意的,就给奖励品。
活动4:昨天、今天和明天
活动目的:综合复习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
活动准备:单词卡片(动词或词组)
活动过程:让学生模仿赵本山的模样,走上前来,抽出3个卡片,根据卡片的单词来讲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表达。如:抽出的单词是walk, read, dance, 就可以这样说:“I walked in the park yesterday. I read a book today. (I’m reading a book now.) I am going to dance tomorrow.”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来练习问答: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walked in the park yesterday.
----What do you do toda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ow?
----I read a book today. / I’m reading a book now.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 I am going to dance.
全班演示后,也可以做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