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其中有个故事,很受启发。
中国有个校长,叫陶行知,解放前,也就是 1949年以前,是育才学校的校长。那是一代大教育家。他有一天在操场上,巡视校园,突然看见一个男孩手拿一个砖头打另外一个男孩子,陶校长就制止了这个男孩。说;“你住手,到校长室去等着我。”这孩子看校长来了,把手上的砖头就放了下来,回到校长室了,等着陶校长。陶校长转了一圈回到校长室以后,这学生一看校长来了,挺紧张。校长从兜里掏出一块糖,说;“奖励你一块糖。”这学生一看,您这是开玩笑的吧。他心里想,我这拿砖头砸同学,您不批评不处罚,您一上来先奖我一块糖,什么意思?陶校长说:“这一块糖奖励你。为什么呢?你守时,你这孩子守时间,我让你来校长室你就准时的来到校长室,这是个优点,所以这块糖奖励你守时。”这孩子一想,那下边就该批评了吧?下边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说;“奖励你第二块糖。”这孩子说;“为什么?”“因为在操场上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你这孩子知道尊重校长,这块糖奖励你尊重校长。”这同学一看就“毛”了,他说:“校长您到底要干什么?”校长说;“谈话啊。”这时,校长从兜里掏出第三块糖,说:“校长奖励你第三块糖。”这学生说:“您怎么又奖励我糖?”“你走了以后,我了解了一下情况,是那个同学欺负一个女同学,你看不过去,所以你才打了那个男同学,你这孩子有正义感,知道欺负女同学不对,这块糖奖励你的正义感。”这时候孩子就哭了,真正的感化了,说:“校长,同学做的再不对,我也不应该打同学。”陶校长这时候从兜里就掏出了第四块糖,说:“这是校长奖励你的第四块糖,你知道错了。”同学说:“校长,那下边呢?”“下边结束了”。“不处罚我啊!”“不处罚,你知道错了,改了就好。”这个同学拿了四块糖,含着眼泪离开了校长的办公室。
我想陶校长为什么能发现同学身上三个优点?守时;尊重校长;有正义感;因为陶校长的心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出现智慧,智慧就能捕捉到这个犯错误同学身上的优点,抓住这个优点机会教育,进而感化,最后同学自己承认错误,整个这个过程书上说不到5分钟。
看了这篇故事,反省自己教育孩子,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老想得“管”住孩子。有时候也问自己,在管孩子的时候,你的心里有百分之几十是因为自己不高兴而管他?有百分之几十是我看不顺眼而管他?有百分之几十是我讨厌这种行为而管他?应甄别,到底是真为了孩子好,还是因为孩子做了错误事情,自己的心里生起了怨气而管他?如果是因为对立而管他,你最好不管。什么时候自己心里没有不高兴了,什么时候自己没有不舒服了,什么时候自己没有看不顺眼了,什么时候像陶行知校长这种心态,再管这孩子,肯定是一管一准。因为真的不是在为自己而管,而是用清净心在管,孩子才有感觉。
青岛市市南区 青岛福林小学 朱潇慧 王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