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组亮点工作
——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体育教研组 辛兆亮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一环。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服从领导、遵规守纪、机智诚信、积极进取等心理品质。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成长,还在学生德育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教研组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趋向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过程中。下面,我将我们组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以及在教学中采取的一些做法。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所以,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与祖国的建设远大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长远的、持久的学习动机,以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激励他们去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在家里被家长们迁就惯了,参加劳动锻炼较少,所以,存在着“骄”、 “娇”二气。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表现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例如在体育达标测验中,有些同学由于缺乏拼劲,最后以几秒之差而达不到标准,在练习跳远时,怕鞋子搞脏,练习不认真。我们发现学生这些问题时,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这样就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在一节体育课上,学生按我的要求做完准备活动之后,按照课的内容是分男女组进行中长跑的训练,开始时大部分学生还是情绪高昂的,但还没跑上一半,就有人对我说:“老师,我渴死了,想喝水。”、“老师,我累了,想回教室休息。”更有甚者,干脆一屁股坐在了操场上,不动了。结果可想而知,只有小部分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针对这种现象,我向学生讲红军叔叔长征时的一些故事,介绍我国的奥运冠军是经过怎样的艰苦训练才能取得好成绩的事迹。最后我鼓励大家说:“我知道同学们都是很棒的,但是我们缺少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缺少了永远不向困难低头的决心;缺少了顽强的毅力。如果大家都拥有顽强的毅力,又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们呢?”我的话刚说完,没能完成任务的学生,自觉地跑完了全程。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体操、武术等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细心、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各种体育游戏教学,“通过敌人封锁线”,“炸碉堡”等游戏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内容会对参加者的思想品德提出严峻的考验。又如长跑时出现“极点”,是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在比赛中对方进行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裁判误判时是宽容大度,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节节胜利时,是谨慎从事,还是骄横自大等。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是抓住了以上这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
体育教学一般都在体育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丰富。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整队集合,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队形队列的合理调动、变换;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都应有具体的要求,这些在组织的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显而易见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整齐、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与公共秩序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体育教学活动还要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能使失败者慢慢养成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以上是我们教研组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