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究式学习入手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青岛太平路小学 王 琪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为此,我在开展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以学生主体参与、互动探索为显性标志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即: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逐步提高创造能力的学习活动过程。
一、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探究式学习是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核心,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发对数学的情感,在交流与实践中理解数学,在探索、发现中应用数学。
二、探究式学习实施过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究,而探究活动始于提出问题。为此,在实际教学 中,我经常在新课伊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一些他(她)想在本节课弄懂的问题、学会的知识。如:“时、分的认识”一节课时,课前我先和学生谈话,主要围绕两个大问题:(一):你爸爸上班吗?几点上班?几点下班?你知道你爸爸每 天在单位大约工作几个小时吗?(二):你每天大约几点到学校?几点放学?晚上几点吃饭?而后,教师以“看来,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和什么有密切关系?(生齐答:时间)导入新课。在出示课题“时、分的认识”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你最想知道什么、最想学会什么,这时,有的学生说:我想认识钟面;还有的学生说:我想学会看钟点;也有人说:我想知道世界上第一架钟是什么样子的.......就在学生众多的、甚至是千奇百怪的问题中,我选取三个问题:(一)什么是一分钟?一分钟有多长?(二)一小时等于多少分?为什么?(三)怎样看钟点?作为本课的重点研究内容。这样做的目的之一:从学生的角度提出探究的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组织独立探究
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欲望,明确了探究的方向,接下来就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
1、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探究形式。
我们组织的探究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探究;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三是班级集体探究。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对学生独立探究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独立探究;对于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全班集中讨论。
2、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
(1)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时,比较1000和998的大小后,让学生猜一猜谁大谁小,为什么?当学生说出“1000>998,因为1000是四位数,998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以后,教师质疑:所有的数都是这样的吗?引导学生举出例子来验证“位数多的数比较大”这一规律。
(2)观察-------归纳。即让学生观察、归纳发现事物的特征、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 的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节课时,对于认识钟面这一环节,采取个人通过观察、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而后汇报交流,并进行相互纠正、补充,最后形成钟面特征的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就采用了观察——归纳的探究方法。
(三)展开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进行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如在教学“统计”时,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有的量身高、有的作记录、有的看刻度、有的检查错误……通过小组一起工作,使他们感到了相互的依赖。
(四)尝试实践运用
实践运用,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如我在讲“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进位加法”时,首先让学生汇报家里3月份和4月份电话费支出情况,把数据列于黑板一侧,然后选一组,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两月共交多少元?我设计了计算两个月电话费的情景,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在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问题”:小红去春游准备了20元钱,商店里面包每个1元、可乐每罐2元、苹果每千克4元、口香糖每包1元。你能帮她一下,小红可以买什么?可以买多少?这样的问题,能做到学生以自己为中心,能体现自我价值,积极性自然很高。课上有这样一段交流。
生:把20元钱要全部用完,多余的食物可以分给其他同学。
生:不买可乐,自己可以带些白开水。
生:我不买口香糖,口香糖不利于环保……
可见人人都是设计者,人人都是成功者,人人都是生活的主人。
创设情境---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四个环节构成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流程,每个环节中学生的活动是开放性的,而环节与环节是紧密相连的,为学生系统地提供自己探索、充分展现、愉快合作、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孩子们在探究学习中越趋变得喜爱尝试解决数学问题。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互助协作精神得到发扬,学习成效日趋显著,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