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分数练习

发表时间:2012-02-20阅读次数:226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1、 2/9+7/9         7/24+23/24        4/15+8/15     13/20+27/20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同学们你是怎样计算的?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 计算结果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成最简单的分数。
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8      27和9    8和9    42和54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练习题,使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解法、最简分数,复习最大公因数,为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约分进行铺垫。
二、经历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一)、 尝试“变”分数。16/24
1.活动要求:
(1)尝试用以前面的知识解决。
(2)这个分数要和原来的分数大小相等。
(3)它的分子、分母要比原来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2.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1)用公有的因数2分几次去除。           分步约分
(2)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一次性约分
(二).归纳概念。
1.引导观察:
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原来分数的关系?
2.归纳意义:
启发学生由分数的大小和分子、分母的变化概括约分的概念。(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3.规范格式
4.巩固练习
(1)观察  这个分数能否再化简了?为什么?
(2)游戏:找最简分数练习。
 要求学生两人合作,一个同学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
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再全班交流。
(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5.归纳提升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怎样约分、什么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三、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出示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被美丽的剪纸情境吸引住了,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看,这里还有问题呢!
[设计意图]串联情境,引出问题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旧知和生活经验,又可以引入下一步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呈现问题:“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比“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多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1)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吗?试着做一做。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算法,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序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2.归纳方法 提升认识
  想一想: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解题思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归纳出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让多数学生尝试成功,从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进一步提升认识。
 四、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1.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方框内。
                                
最简分数                       非最简分数            
 
2.把下列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3.先化简,再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3/5      8/10              7/28      1/4
3/4      9/15
4.连线  
 +          2
1+          1
+          1
+            
5.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找出错误原因,并改过来.
  (1)+=           (2)5/8- 3/8=2/8
6.计算:
    -       -        1 -      -
          +         +         +      +    
 观察第二行,你发现了什么?若两个相同的分数相减结果又如何?   

我吃了3
我吃了2
7.一块月饼平均分成10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课件演示)

 
 
 
 
 

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兼顾了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利于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
五、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同时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