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校园动态-天山>捷报频传--天山>正文

校园概况

台湾小学教育“小班化精神”(体育组)

发表时间:2012-02-21阅读次数:325

 

台湾小学教育“小班化精神”

本次台湾之行我们来到了新南国民小学,据了解台湾小学教育改革潮流与我们国内相一致,与上海一样,也在进行小班化改革。1997年台湾教育改革总谘议报告书中提出:“缩小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应积极努力于1998学年达成每班学生数低于40人的目标,2006学年达每班30人以下的目标——以落实小班教学的效果”。这次新南国民小学的参观让我看到了,台湾小学教学真是达到了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人数30人左右。

台湾小学的小班化教学的特点:一、小班化精神的内涵。其内涵是:“适应化——因材施教的适性教学;多元化——丰富多元的课程与评价;个别化——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最终目的是“带好每一个学生”。

二、小班化教学的精神内涵。国民小学根据“适应性、多元化、个别化”的小班化精神,根据学校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十项实施精神:

1.实施进程班群化

2.教材教法多元化

3.教学设计适性化

4.辅导原则个别化

5.教学评量多元化

6.师生互动优质化

7.亲师合作和谐化

8.行政管理民主化

9.教学历程档案化

10.教学研究行动化

三、小班化教学实施的原则。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小班化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常规教学要求也有所不同,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注重个别化教学。运用资源班的方式实施补救学习,对于成绩优异者既拓展他的知识面又加深学习的内容,每周选固定的时间进行辅导或在课堂上随堂实施。对于个别化教学时间的安排也可以配合实施的时段集中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化教学对象的选择需要与家长沟通,请其配合与协作。2.强调学生自发性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精神,与自律学习。具体措施有学习单、开放学校的教学空间、订定学生自律学习公约、纳入亲师合作计划等。3.教学活泼化。运用学习单、户外教学、步道教学、主题探索、分组教学、协同教学等方式改变传统班级授课制度。4.评量多元化。评量方式依据学科性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程度、家长配合程度等条件进行规划。5.进行课程的统整。台湾小学现行课程采纳统整课程,含义不仅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主题学习等意涵,更兼有教学层面上的理解,即将统整课程理解为:由教师或课程专家所指导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习者学习内容之规划,其中不同科目间被联系起来,安排成许多学习单元或问题解决情境,以促进使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发展出自我适应的感受及其相关的能力,并将个人的思想及行为规准提升到更高整合层次的一种课程形态。在具体教学中,由师生共商订定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活动进行的方式,在适当时机可以完全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内容与上课方式。

我们国内教育的班额现状以大班化教学为主,希望早日实现台湾的小班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