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设计一份优秀教案是教师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这里提出的课时教学方案是教学计划的最小单位,是教师最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即课时教学计划,简称教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案的改革与创新将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焦点。
一、教案设计与编写的原则
(一)符合科学性。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五个程域目标”、“六个水平目标”遵循生理、心理、教学规律,全面实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
(二)加强创新性。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开动脑筋,巧妙构思,避免不管什么教材,什么课型都是千篇一律。
(三)注意差异性。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等是千差万别的,教案也不能有千人一面的固定模式。
(四)讲究艺术性。教案的设计与编写不要成为“流水帐”,而应成为一幕幕独具特色的“短剧”。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技术、技能,而且学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与成功的体验,达到立体的教学效果。
(五)强调操作性。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则简,该繁而繁,简繁得当。学生减负,教师也要减负。
(六)考虑变化性。教案的设计与编写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预先制订的。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维能力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又客观地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不可能完全按事先制订的教学方案去教学,而应根据实际及时地调整预先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得到发展与提高。
二、教案设计与编写的内容与步骤
(一)课题或教材。即本课教材,要写出教材的名称及动作名称或以课题的形式提炼主题。如“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耐久跑)并标出课时与课次,如(8-6)。
(二)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新课标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立场上,称其为学习目标。依据新课标的五个领域目标,制订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
(三)教学过程。包括课的结构、时间,教学内容,学生学法,教师教法、教学效果预计等等。这是教案的主体部分,必须精心设计与编写。
1、课的结构也称课的顺序、课的程序。课的结构一般将其分为开始和准备、基本、结束三或四个部分。课的顺序就是用一、二、三……来标明课的教学顺序。课的程序的提法主要用于某种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模式可分为情境导入、情境展开、情境结束等。
2、教学内容,也称为课的内容或学习内容。可用一、二、三……和1、2、3……标出。要写清教材名称。新授课要写出教材的动作要领、教材的重点、难点,保护与帮助等。复习课要确定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采用图示的方法。
3、学生学法。也称学生活动或学生主体,学生的学与练等。将学生的学法提前,目的是真正体现出新课标的依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这里要写清学生如何组织和分组,如采用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组、友伴型分组,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目标,运用适当的分组形式或结合几种分组形式来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如自主学习,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形式创造性的学习习惯。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挖掘其更大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还可采用探究式学习、延伸性学习、信息化学习、评价式学习等等。
4、教师教法。教法的改革应该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认真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教法,走出一条超越传统教法的新路子。美国学者威廉斯在三维空间结构教学模式中,提出了教师可采用的10种教学策略,对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