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数学差生常见思维障碍及矫治方法

发表时间:2013-03-06阅读次数:344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差生,而相当多的差生首先由数学成绩差开始。数学差生常常表现为思维障碍,由于思维障碍常常使思维受阻或中断,给思维训练带来很多困难。现将数学差生常见的思维障碍分析如下,以期得到克服和矫治。
    一、情感型障碍
    情感型障碍一般表现为对学习缺乏积极情绪体验和学习中情绪的起伏,由于情绪不健康,所导致的学习动机水平下降,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情感型障碍产生的原因:
    1、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教学中教师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在基础学年的教学中用升学考试的标准要求学生。由于教学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抵触情绪萌生,学习动机下降,处在被动消极的情绪下“苦”学习,从而导致怕数学,厌恶数学,最终放弃数学。
    2、教育思想欠端正。教师在“严师出高徒”的心理作用下,常是冷言、冷语、冷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其后果是加大了师生的距离。情绪上的抵触、行为上的抗拒,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厌其师,叛其道”的情绪状态。
    3、教不得法。教师教法呆板,不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学习。教学的着眼点总是给予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中差生的求知欲望和闪光点,很少给予表现的机会。
    矫治方法:深入了解法。避免造成情感障碍,首先要对每个学习对象的学习动因、学业基础、学业态度、学习要求等有个通盘深入的了解,考虑其全部有关因素,不要只看到一点迹象或部分条件便着手解决。加强师生的心理交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教者要善于利用一切时机与学生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知教学内容,去认识自我的价值和享受获取知识的欢乐,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记忆型障碍
    记忆型障碍是由于学生记忆发展上的不成熟或记忆缺陷所导致的学习能力不足。通常表现为识记困难、保持时间短、再认和回忆错误等,严重者可能丧失记忆或记忆倒错。造成记忆型障碍的原因是:
    1、记忆能力弱,记忆品质不高。诸如记忆的持久性(即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差、精确性(即记忆内容的正确性)不高、准确性(即能否迅速地提出保持在头脑中的知识信息)不强。
    2、逻辑记忆发展较差,偏向于非逻辑型记忆较多。具体表现在他们的记忆多半偏于运动型,特别害怕记数、关系式、定理、英语单词,讨厌背诵课文。可是,他们在另外一些活动中,却又表现出特别擅长运动型的记忆,例如对体育教师的一个技巧动作却记忆犹新。
    矫治方法:综合联系法。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性能,把具有不同性质的多种事物从功能上联系,及时复习,增强记忆的复现率。与此同时,要帮助学生同遗忘作斗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品质,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掌握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确的要领。具体包括:(1)提高注意力,这是记忆的前提;(2)提高记忆内容的趣味性,这是增强记忆效果的内动性;(3)及时复习、及时检查,促进随时温故,这是提高复现率、降低遗忘率的有效方法;(4)训练学生理解记忆能力和独立地对知识归类、对比的能力。
    三、定势型障碍
    定势型障碍通常表现为思维定势过于趋向性和单向性,从而产生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妨碍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有碍问题的解决。定势型障碍形成的原因:
    1、教师教得死,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不灵活、呆板、僵化。如,多次重复练习解答同一类型或解题方法、思路完全相同的习题,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势,从而在以后的解题中往往会受其影响而形成解题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限制了灵活思考,由此导致错误是屡见不鲜的。
    2、没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学生缺乏把握一知识和另一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的能力。如,个别学生把乘法交换律用到In(a+b)=Ina+Inb上,造成错误,其原因是单纯从形式上推广了乘法分配律,并没有从实质上认识乘法分配律的法则和作用。
    矫治方法:分析比较法。所谓分析比较法,就是在区分相似的事物时,从分析和比较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采取对比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分析性的概念,经常加强学生对新问题与“旧知识”的联系、比较,提高分析水平。如,对同类不同法、貌似而质异的题目细加辨析,分清其本质,扣住其异同,摆脱“第一印象”的左右,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针对性的练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有效的做法是进行变式练习,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要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在,非本质属性不常出现。
    四、技能型障碍
    所谓技能型障碍,就是学生由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发展过程中常常使思维受阻或中断。如计算准确率不高、计算过程中的瞬时记忆没有形成技能。产生技能型障碍的原因:
    1、学生对具体问题不能进行灵活、合理、抽象的加工,或不能以抽象规律为起点,经过逻辑中介逐步演绎成具体,从而限制了思维的发展。
    2、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如个别学生去括号经常出现错误,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马虎大意,眼高手低。
    矫治方法:技能训练法。强化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练习。
    (1)技能训练要到位。所谓的到位,指的是要达到事先设计的训练标准。只有明确训练要求,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训练任务,使学生逐步形成技能。技能训练要达到熟练和自动化的程度,这是学好数学的最基本要求。
    (2)注意技能训练的方法和途径。技能的形成主要通过练习来实现。要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使各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烂熟于胸中,具体运用时,左右逢源,成为随时可以呼之欲出、信手拈来之物。
    (3)要养成几个好习惯:认真审题习惯;细致地计算、有条不紊地进行推理的习惯;通过连贯性的有根有据的思考,抓住问题思路才开始解题的习惯等。良好的习惯是形成技能的保证。
    对数学差生的思维障碍,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数学差生思维障碍的矫治,既要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又要对差生的教学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只有抓标治本,才能收到卓有成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