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乘法口诀的复习》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5-09-24阅读次数:518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乘法口诀的回顾整理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熟练地记口诀,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
、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体会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
     3
、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整理
    1
、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星期天你想到哪儿玩?这节课跟老师一起逛逛公园,好吗?(出示公园主要景点线路图)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游乐场”。
画面显示:( 碰碰车:每辆车有2个座位,有6辆;秋千:每架有4个座位,有5架;小火车:每排有3个座位,有8排;海盗船:每排有5个座位,有6排)
    2
、看图搜集信息
    
谈话: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你观察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将学生提出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板书)
    4
、解决问题,回顾整理
   
1)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回顾乘法的意义。
     
如果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6辆碰碰车一共有几个座位?”,首先让学生列出算式,再说说算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2)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回顾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如果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5架秋千一共有几个座位?”首先让学生列算式,说说这个算式用什么进行计算?再问: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哪道乘法算式?
   
3)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整理乘法口诀。
如果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小火车一共有几个座位?首先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进行计算,再问计算时用到了几的乘法口诀?
对于8的乘法口诀你还会背哪句?
除了8的乘法口诀,你还能背几的乘法口诀?
记乘法口诀时用到了哪些规律?
    5
、小结:同学们,通过对乘法口诀(板书)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二、情境中练习,巩固深化
    1
、情境引入
    
谈话:瞧,马戏场里精彩的杂技表演开始了(出示情境图:有踩跷跷板的,有自行车表演,有一边顶碗、一边玩球的小丑,舞台上有4串灯笼,每串5个,有4排小旗,每排6面)
    2
、看图搜集信息。
    
谈话: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看着精彩的杂技表演,你能写出哪些乘法算式?怎样计算?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班内交流)
   
2)你还能写出哪些乘法算式?把想好的算式记在纸上,比一比谁写出的算式多,解决的问题多。(独立解决后班内交流)
    
三、回归情境,发展提高
   
(一)情境一:猴馆前买票
    1
、情境引入
    
谈话:杂技表演很精彩,小猴子更是可爱,小朋友在猴馆门前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情境:6个小朋友在猴馆前买票,票价:每人5元,团体票(5人以上)每人三元。其中一个小朋友在想:我们需要多少钱)
    2
、看图搜集信息
    
谈话: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
、解决问题
    
谈话:小朋友遇到的问题怎样解决?
    4
、班内交流
   
(二)情境二:猴馆内参观(参观的小朋友5人一组,有6组;供小猴子玩耍的吊环8个一串,有3串;小猴子4只一组,有3组,还有一组 3只;大树有三组,其中有4棵一组,有3棵一组,有5棵一组)
    1
、看图搜集信息
    
谈话: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你看到的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3
、解决问题
    
谈话:把你提出的问题记在儿纸上,写出算式。
    4
、班内交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共有几只小猴子?(34353)”“一共有几棵大树?(3+4+543)”
    
四、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谈话: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找一找,用算式算一算。
五、课堂反思:
通过本节课对乘法口诀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