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生本课程-太平>课程设置-太平路>正文

生本课程

加强生本学校课程研发 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

发表时间:2015-10-08阅读次数:662
 

加强生本学校课程研发   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

                          ——生本课程研发工作总结

在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学校建构了生本课程体系,并从 “健体、习惯、兴趣、潜质”“ 四大类课程中开发了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有了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才能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是研发健体课程——让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结合我区体育 “1+X”建设工程,深化我校作为“1”——足球的特色发展,研发了《快乐足球》校本教材一书,并于2014年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为足球教学工作提供了系统的教学范本,让足球课的开展有章可循、科学规范。另一方面丰富“X”课程,在低、中、高年级分别推行网球、武术和空竹,每个学生能在普及学习足球技能的基础上,在低、中、高段再掌握三门特色课程。同时,本学期学校还按照区域部署为部分年级学生普及开设了游泳和击剑课程。学校的健体社团也非常丰富,有男足、女足、游泳、田径、网球、排球等,学生的运动热情不断高涨,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二是研发习惯课程——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基于学校多年在养成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学校自主研发了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全力打造养成教育特色品牌。一年来,结合“六好习惯”培养目标,通过教师“走班制”定期为学生执教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不断习得良好习惯。同时,每位教师通过自己的执教心得不断充实调整课程内容,使习惯养成教育的系列化教材日趋成熟。上学期学校“六好习惯伴成长”的德育课程在山东省教育共同体的研讨会上进行了课例展示,在全区进行了经验介绍,受到一致好评。

三是开设兴趣课程——让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学校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凸显海洋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创新进行了综合实践校本化实施途径,在研发了海洋教育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全校学生分别走进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研究所、天后宫、栈桥等实践基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感受海洋的奥秘;还开设了青岛名牌、国防教育、美食、民俗、远方的城市、小邮票大世界等近30门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学习,每学期可更换主题,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目前相关内容已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丰厚资源,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丰富的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目前,我校有六百余人次参与其中,让学生在三级课程的学习之余,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快乐的童年,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是探究潜质课程——让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质。自2011年以来我校科技创新工作成绩凸显,“头脑奥赛匹克竞赛”连续三年在国际、国家级别取得优异成绩。为了更好地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掘每丰一位学生的潜质,我校在三、四年级普及开设“头脑奥林匹克”校本课程,在五、六年级成立“头脑奥赛”社团,丰富的动脑、动手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另外,我校还通过丰富的节庆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海洋节等为学生提供快乐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机会,促进了全面、个性的发展,不断形成具有“太平”特色的生本教育学校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