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张才龙教授《课程统整》学习总结

发表时间:2015-10-27阅读次数:503

四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到上海市教师进修学校听取了徐汇区张才龙教授关于《课程统整》的专题讲座,讲座后给了我们每位教师一本《学期课程统整》一书。现将学习这本书的一些内容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提到课程改革的主要矛盾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矛盾,教材适用于教学是相对的,不适用于教学是绝对的。在课改中要确立校长、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题能动性。在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执行上采取忠实取向;在教材的运用上采取调试取向;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采取创生取向。

 一、介绍什么是学期课程统整

     “学期课程统整是指学校教师以学期为单位,遵循国家(政府)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以指定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利用其他教科书等多种教学资源,根据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本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系统设计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实践,取得实效的过程。

  二、  “学期课程统整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学期课程统整是教师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国家(政府)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对学校培养目标、课程教材与学生实际等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理的开发研究与实践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学期课程统整指南》与相应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实践。

 三、《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研制的前期准备

 1、形成《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正确指导思想,学习领会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弄懂其实质,学习领会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

  2 、系统把握教学内容学生学什么

  3、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怎样引导学生学习

  4 、对学校实际状况的理解

 四、《学期课程统整指南》设计的基本思路

 1、根据课标与指定教科书,参照其他版本的教科书,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作基础型课程的教材统整。

 2、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统整。

 3、以基础型拓展型课程为基础与探究型课程统整。

 4、建立课程统整的学生学习体系。

 5、把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方法培养、探究性学习指导等作系统安排与设计。

 6、把学生品德培养与课程统整的学习体系作统整。

 7、对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作统一安排设计

 8、排出一学期的教学进度表  

 五、教学统整目标

    这一部分主要反映对本单元教学目标统整的情况,一般会保留原有的一些教学目标,同时提出新的统整的教学目标,又包括两类:一是对原有目标的调整,包括由基础知识作拓展,由基础与拓展到探究(提高);二是补充目标,主要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统整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抓住教学目标的统整就抓住了统整的纲,也就抓住了教学的纲。这一部分,实际上是每个单元统整以后,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要达到的总的教学要求。

六、统整内容

   这一部分要比较详细地反映对各种教学资源的统整利用情况,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作出统整的考虑,包括对学生课内课外的各种教育活动的基本设计。把这些设计与思考的结果提纲式的表达出来。注意要写出作这样统整的理由。

七、.备注说明

 这一部分是对那些照原教材不作统整的内容作出的说明(需要说明照原教材上的原因)

八、 教学进度安排

     把全部统整的教学安排根据学期教学时间(周次 教时)作出教学进        度安排。使经过统整的教学设计落实到每一节课。

 九、《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实施与评价反馈

   《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研制完成后,就可以按教学进度表的安排进入课堂教学方案设计阶段,形成每节课的教案,然后进入课堂教学。这些工作,我们一线教师都很熟悉。要注意的是对自己研制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教学实施情况的反馈,收集各种事实资料,加之自己教学实践以后的反思,待学期教学工作结束后,静下心来,专门对这份指南作调整、补充、修改。

十、课程统整与学校教学诊断 学校教学诊断以《学期课程统整指南》为标准。变学校教学质量监测为教学诊断,通过诊断,修改完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通过教学诊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政府)级考试,强调以政府正式颁布的《课程标准》命题,而不是以某一本教材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