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万以上数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5-10-27阅读次数:1208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地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昨天咱们见面时,看到班中的图书角办得有声有色,能告诉我班中的图书角大约有多少本书吗? 

生:一百多本。

师:为了使同学们读到更多的书,据我了解,我们学校还建立了两万多册的图书室。在一些中学和大学校园里还建有规模更大的图书馆,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

生:想。

(课件出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图片及信息:约有图书十万册。)

师:看到这个信息你想说点什么?

生:这个图书馆的书可真多啊!……

师:老师还带来一组咱们班同学从网上查找的资料,谁来读给大家听?(课件出示)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指一生读,生读到大数时停下时,

师:有困难吗?

生点点头。

师:这些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比较起来,感觉怎么样?

生:大多了。

师:生活中这样的大数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

评析:从图书角的百余册、图书室的两万册再到图书馆的十万册数引入,先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数感;从更大的数的读法,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愉快地展开学习活动。

二、充分体验,感受大数

    1、感知十万

(1)师:刚才咱们看到清华大学附中图书馆里藏书十万册,十万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看?

生:10个一万;100个一千……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十万到底是多少。

师:这是1个订书钉,这是10个,请你估计这一排有多少?

(实物投影先出示一个订书钉,再出示10个,最后出示一排)

生估计。

师:这一排是50个,两排扣成一组,一组是多少个?

生:100个。

师:刚才我们分别看到了1个、10个、100个订书钉,(板书:个、十、百)现在你能估计出这一小盒有多少个吗?(生估计后课件出示一小盒1000个,同时板书:千)

师:猜一猜这一大盒里有多少个钉书钉?

生猜。

师:一大盒装有这样的10小盒,现在你能数出这一大盒有多少个吗?(课件动态演示:先出示一大盒订书钉,然后打开,里面盛有10小盒)

生:是一万个。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一小盒是1000个,10小盒就是10个1000,也就是10000个。

(板书:万)

师:跟随老师的点击轻轻地数数这一大摞有多少个?(课件动态演示十大盒摞在一起的情景,生跟随数)

生:是十万个。

师:十万是多少个一万?

生:十万就是10个一万。(课件出示10大盒订书钉是十万个)

(2)师: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我国雄伟的的人民大会堂,它能容纳一万人,如果要容纳十万人,需要几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课件出示人民大会堂图片)

生:10个。

师:也就是说,10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才能容纳十万人。那你见过十万个人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吗?

(3)现在老师请你看一段录像,一起来感受一下。看的过程中注意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用鲜花组成的图案和字样。(课件播放50周年庆典时画面,学生认真看)

师:十万个人的场面我们看到了,谁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场面太壮观了……

师: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

生:人山人海,不计其数……

师:在我们国家就有一所体育场一次能容得下10万人,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生想想后摇了摇头。

师:为迎接明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新建的主体育场“鸟巢”,一次就能容得下10万人。它的建成凝聚着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大师们的智慧,更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4)师:在认识万以内数时,我们有个好帮手,还记得吗?(课件出示计数器)

生:计数器。

师:那么十万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我们一起来看。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

生:一万。

师:跟随老师的拨珠一起数好吗?

(课件动态演示拨珠过程,学生跟随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万时,)

师:这是多少个一万?

生:10个一万。

师:你能用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0个一万吗?

生:用一个珠子代表10个珠子。

师:这一珠子在哪个地方?表示多少?

生:在万位的前一位,这一个珠子代表的是一个十万。(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其过程)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又创造出一个新的计数单位。(课件的计数器上出现十万)从这个拨珠过程你能看出万和十万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0个一万是十万;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10。

师: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十万的位置吗?找到后写在计数器上。

师: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十万。

生操作计数器。

师:再在十万位上拨一珠是多少?再拨一珠呢?

生答。

师:你还能接着往下数吗?请同桌两人用手中的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写一写。

同桌两人操作计数器,教师巡视。

找一组学生演示拨珠过程,并汇报其发现。

师跟随学生的汇报板书。

师:你们发现这些秘密了吗?下面我们看着大屏幕再来一起回忆一下拨珠过程。

(课件演示:先在计数器的十万位上拨一珠,然后再拨上9个珠)一个十万再加上9个十万是几个十万?

生:10个十万。

师:10个十万是多少?

生:10个十万是一百万。

(课件动态演示一百万产生的过程。)

师:同学们看这是几个一百万?(课件演在计数器的百万位上出现10个珠子)

生:10个一百万。

师:10个一百万是多少?

生: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课件动态演示一千万的形成过程)

师:一个一千万加上8个一千万是多少?再加上一个一千万呢?

跟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动态演示一亿的形成过程。

2、感知一亿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在计数器上已经认识到了亿,那么一亿有多大呢?咱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

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有多少根头发吗?你数过吗?请你猜一猜自己有多少根头发?(学生猜测后课件出示资料):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头发约有十万根,

师:10个成年大约有多少根头发?100个呢?那么多少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1亿根?

生边想像边回答。

师:同学们看我们今天的会场中大约有500人,再有这么多人才是1000人,把这1000个人的头发合在一起大约才是一亿根。请你想象并用手比划一下十万根头发有多少。

生想像并比划感知。

(2)课件出示走动的钟表

师:秒针走一下是一小格,也就是一秒钟,如果秒针走一亿下也就是走一亿秒,需要多长时间呢?让我们跟随秒针走动的速度一起在心里数一数:

生:1、2、3、4、5……

师:请你闭上眼睛想:我们这样一直不停地数下去,数1小时、1天、一个月、1年、2年、数3年多,不吃、不喝也不睡,才能数到1亿下。(出示资料:秒针走一亿下需要三年多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感觉一亿怎么样?

生:非常非常大……

师: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亿”?

生:我们中国的人口大约有13亿人。

评析:这节课中学生最困难的是对大数实际意义的感受。因为它不像10以内、100以内的数看得清、数得清、摸得着。所以老师提供大量的丰富现实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猜一猜、想一想、拨一拨等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了“十万”和“亿”有多大;在大量的现实背景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建立了“十万、百万、千万、亿”的概念。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计数单位及十进制计数法

师:我们通过在计数器上数数,认识了十万、百万、千万、亿,连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

师:在亿后面的省略号什么意思?那你知道比亿大的计数单位还有哪些?

生:十亿、百亿、千亿……

2、了解数位顺序表,研究数级的划分

师:我们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板书)它是和计数单位一一对应的。个占的位置就是个位,万占的位置是万位,那么十万对应的数位是什么?亿呢?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你能把它填完整吗?请你独立完成,然后与同桌交流。

生展示。

师:看看我们学的计数单位,从小到大说一说。再把数位顺序记一记。

学生边说边记。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从右边起,万位是第几位?第几位是亿位?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什么?

学生跟随回答。

师:为了便于读数、写数,请你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中的数位名称,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级?请小组合作、讨论,分一分,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分级,教师巡视,然后生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这样分级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一级,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一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一级。

生2:我们是这样分级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一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一级。

教师总结:大家都根据自己的见解和习惯把数位进行了分级,经过人们的长期使用验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我们一般是按照第二个同学的分法来分级的: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组,叫个级,表示多少个一。

你会接着往下说吗?(生边说课件边演示分级过程)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请同学们结合黑板上的板书,看看这些计数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生: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课件出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师:谁来解释一下“相邻”的含义?

生:就是挨着的两个计数单位。

师:为什么叫十进制计数法?如果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二,应叫什么计数法?

生:二进制计数法。

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点相关的知识。(课件出示资料:二进制、五进制等)

如果同学们想了解的更多,课后可以通过上网查找需要的资料。

评析:对于“计数单位”、“数位”的概念,我采用的是教师直接讲授的方法,对于“数级”及“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但是不应该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师:这是我到潍坊后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请大家欣赏。

师:你能用万以上的数描绘自己了解的事物吗?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大数无处不存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回去后继续做好调查,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大数表示。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发现中学习数学,边学边用,在应用中不断巩固,不断提高!

     评析:让学生从身边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建立数学的眼光,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