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微课在语文教与学中的使用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5-11-02阅读次数:2622
 

 

1.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课前预习。很多语文教师洞察到实验“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抓手。而设计好“自主学习卡”,就是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所谓“自主学习卡”,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自主学习卡的设计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利用自主学习卡进行预习自学,为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人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怎样导入新课,应该是:原则上求“趣”,形式上求“新”,内容上求“巧”,方式上求“活”,语言上求“精”。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微课。总体来说:导入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设计要便于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导入设计要利于“双基”的顺利落实;导入设计要注重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导入新课的方法设计有以下几种:

解题导入法是教师利用文章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教师还可根据文章的题目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多媒体演示导入法是“多媒体教学”的动态画面、逼真的声响效果、丰富的色彩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

故事导入法是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先编述一个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抽象的或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形象,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知识理解。学习一篇课文时,先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点化处理——尽量将课程内容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以确保微课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单一而且有实际意义的点。一个微课只针对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种手法、一种活动设计,例如,二年级下册,学习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教师利用微视频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学生看此视频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交流汇报提升。微课内容的点式处理,可以将学习变得简短而轻松,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度。欲望学科内容的这种方法,使得知识点单一集中,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放松开展学习。

练习巩固 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知识巩固。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讲授标点符号的用法有些抽象,教师制作微课趣味标点,此微课将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拟人化,从他们的自我介绍里总结出标点符号的用法,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并辅以习题进行巩固练习,最后用一个故事强调标点的重要性,把学生们带入标点王国,体会标点的奇妙和趣味性,为学生以后学习标点打开了一扇门。

小结拓展 引导学生总结知识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例如,学习《天火之谜》一文,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复述练习,教师将按提纲复述的方法录制成微视频,学生反复观看后,再根据方法进行课文复述,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梳理了学法,而且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使语文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2.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网络通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具有一下优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