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科学课堂要体现出“科学本质”

发表时间:2015-12-25阅读次数:494
 

在参加山东省科学优质课评比中,我聆听了省教研员卢老师的讲座“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可以大体概括为“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质疑精神”。听过之后再反思,我的课上是不是让学生朝科学的本质迈进呢?

对于实证意识,我觉得自己比较强调这点。在平时的课上,当孩子提出一些想法,或者见解时,我都要求他们尽可能地说出理由和证据。我认为,即使我不是科学老师,那么在课上或者在生活中都要学生讲究实证。当然,在科学课上的实证意识的培养不会那么生活化,但是道理差不多。无论证实还是证伪,都是为了还事实一个真相的手段。而这个真相就是科学,这个寻求真相的过程就是科学的过程。

说到逻辑思维,在听课时我听过这样一节课。教材是 “溶解”的内容,课题是“找到最快使冰融化的方法”。说到底是“搅拌”“提高温度”和“使冰块变小”等几个条件的对比实验。整节课的关键也就在对孩子的对比实验的指导上。在研究“搅拌”和“使冰块变小”时,学生都很顺利提提出了用两个烧杯,用同样多的水,水温相同等因素。材料都是两份的。可是,在研究使冰快变小这个因素时,有个小组提出了和其他组不同的办法。他们用了一个烧杯,放入热水,然后把整块冰和碎冰同时放入烧杯,分别记录融化的时间。这个创意很出上课老师的意外,连听课老师也啧啧称奇!你看,就这个很简单的想法,既节省了材料,又保证了水温的完全相同。不是比其他的小组实验更精确吗?他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多想了一想,多转了个弯而已。思考,让他们成为了这堂课上的明星!

最后说质疑精神。在科学课上也较多地关注了这个方面。目前的情况是,在课上,在课后,学生有很多的问题,有很多对现有事物的一些疑义。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可是问题是当他们有了问题以后,却很少有后续的思考,更谈不上实践了。可以说我们只是做了表面文章,而教师真正地去引导思考和实践是我们今后迫切要做的事。

由此可见,“科学本质”在课上还是需要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