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地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1、同学们,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遍了神州大地。能说说你见到的春景吗?出示春天的美景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教师导入新课:……是呀,杜牧也爱这大好的春光,并且把看到的还写了下来,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朗读课题。
3、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江南春》。
4、板书课题:《江南春》,朗读课题。课件出示全诗。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1.初读,订正读音。文章都预习了,能把古诗读熟吗?
指名读古诗,对出现的错字、错音随时纠正。订正完后,让学生同位再读一遍,读不准的地方多读读。
2.在读的过程中,你感觉哪个生字难记?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学生谈记住难认生字的方法,教师板书,指导写字。
[设计意图:从古诗的整体入手,一边检查预习,一边渗透字词的教学,指导写字,注重体现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让学生再读读书。
2、让学生对照图画,默读课文,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将问题与小组的同学交流,合作解决。
[设计意图:在学习方法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本,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图文结合,便于学生理解。]
3、全班交流:
以小组位单位,学生逐句诗谈出大体的意思,师适时提问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如:“莺啼”、“绿映红”“酒旗风”等,渗透理解方法的指导。
边交流,边指导学生将作者描写的大好春景通过朗读予以表达。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以诗句为本,以朗读为本,以读促悟,读议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融于朗读之中。]
四、交流分享,学会方法
1.让学生自己读一遍,教师范读一遍,教师强调读诗要有韵律。指名读,小组比赛读等方式(配乐),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教师范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比赛读等多种读的方式,环环相扣,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层层升华。]
2.师生共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准——读熟——读懂——读美——背诵
五、科学练习,提高效率
1、学了这两首古诗,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让学生背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