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科学实验互动中的生成

发表时间:2016-05-12阅读次数:410
 

当一堂好的科学课结束时,我总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班的学生科学素养真好,学生和老师配合得真好”……当一堂科学课没有上好时,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又总会说:“学生不配合”……课上的不好时,我也曾有过这些想法,但是,仔细想一想,又不全对。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向的互动过程,学生没有学好,首先考虑的应是教师有没有教好。

教学不同于其他工作,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千变万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要为学服务,要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如果我们时刻想到的是学生,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有所得、有所悟,而不是展示我们教师自己的所谓“设计”,那么面对学生的一些“不配合”时,我们可能会来得比较从容。

课堂片段一:《材料的分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

讲到新材料的应用时,有学生突然提问:复合纸是一种什么东西?

此时我没有急于解答,而是将问题又抛给学生。

师:谁知道?

2:复合纸是一种由塑料薄膜、白纸和锡纸胶合在一起的纸张。

3:老师,我经常看到我喝的牛奶包装盒就是一种复合纸做的,为什么最内层要用锡纸?

4:有可能是锡纸的密封性、材料的牢固性和环保性比较好。

课堂片段二:《食物到哪里去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

1:咀嚼后的馒头和没有咀嚼的馒头放上碘酒有什么不同?

师:谁来回答?

2:咀嚼后馒头没有反应而没有咀嚼的馒头变成了蓝黑色。

3:这说明什么?

4:馒头中的淀粉遇到唾液后被消化了,口腔中的唾液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并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 题,像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在我的课堂上是家常便饭。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不断地提高。从最初的提问:“这个实验是什么意思?”逐步发展到根据实验内容、实验内涵提问,这是“以学定教”的理念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持之以恒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