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路小学 张静
2016年4月26日,我在完成当天工作后,于下午5:00到达流亭飞机场,在李主任的带领下奔赴杭州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历时11月27日到29日,聆听了15节展示课、3节教育大家与展示老师的同课异构,5位教育专家的引领、互动评课和主持辩课。
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内举行的“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体育馆太大了,室内温度很低,本次课堂观摩课还有一个名字《千课万人》,硕大的一个体育馆能容纳尽万人,而会场只提供一个20升的热水器,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两天半的会议基本上是出勤率90%以上,……
逸夫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来自六省一市的听课老师济济一堂。为期三天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是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学习和研究的平台。期间我们共观摩了15节优秀教师的课,每一专场的观摩课后有专家、上课教师与听课老师的互动式交流,每天还安排了特级教师的同课异构等,形式丰富,活泼多样。这些观摩课,有的直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给了我们很好的实践范例;有的能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视角,促使我们接受到了新的观念;有的则立意深刻,给我们的教学理念注入了新的成分。纵观这些专家、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思想,给课堂带来的变化是广泛而有意义的,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深刻而久远的。
这些精彩的课例中浙江省江萍老师的《千以内数的认识》创设情境为“施教”所用。江萍老师通过大任务布置、分层次反馈的方式,利用0、1、4这三张卡片,把读数、写数、数数、数的组成等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实现了新知与经验的无痕对接,知识与观念的相互融合,学生从“有所知”变为“知所知”;山东省杨永丽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创设了编织的教学情境,不仅仅直观上接近“网格”,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转译部分为单位“1”如何转译为整体为单位“1”;江苏省陈敏老师的《体积与容积》则是根据石子取出后水面下降的观察,就把无形的东西通过有形的载体加以直观,感受到物体是占一定空间的。
素材为“设教”所需。江西省的刘才军老师和福建省的阮宁宁老师选取了“金牌”等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福建省的郑汛老师选择了分别为面积有明显差距、差距不大、同形状差距不大的三组素材,来说明面积比较的不同方法,并顺势引出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上海市的张连珍老师为了组合图形计算方法的多样性,选取了一个极富生命力的主题素材贯穿整课。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