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班级小组评比

发表时间:2016-10-17阅读次数:532 作者:闫龙
 

班级小组评比

丁超

班级团队从建立到运行,已经大半学期了,通过观察班级团队工作的开展,仍处在起步阶段,萌芽时期。现在想来班级团队的建设确实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然团队的分组、人员构建这些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操作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但团队组长能力的培养、团队的正常运行、团队内部的互助、评价、监督等等软实力的提升却成了团队建设的软肋。

开学初,我列举开学两天班内现状,比如开学典礼有同学迟到,假期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课上有同学说话,课间打斗现象等,让同学集思广益,想出解决问题方法。五分钟过后,当让大家发表意见时,大部分同学提出建议为:不完成作业者罚抄写,课堂违反纪律者罚站或赶出教室。当大家纷纷讲完,我也讲了我的意见:中国历朝历代中不乏有使用酷刑者,可是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吗?如果我采用了大家的建议是不是就违背我们“友爱”班训,同时你们逼迫我们教师犯错误。

看着大家都默不作声,我提出我的建议:“老师利用寒假期间学习了优秀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经验,提到比较好的方法是建立小组文化,我想在我们班级实施。因为通过一学期的接触和这两天的观察,我发现并不是有些同学故意犯错误,成心违纪,而是平时习惯不好,如果我们光依靠老师监管,那么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大家,同时你也认为那是老师在找你的茬。所以我想在我们班建立小组文化,征求大家意见。”“行!行!”同学们纷纷同意。“好!”我高兴地说,“那么我现在任命小组长了。”其实小组长的产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要考虑成绩、纪律,又要考虑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为了使大家把意见讲出,我继续鼓励大家发言:“大家千万别有顾虑,咱现在是在讨论,人人有发言权。”“老师,我们这一排为一个小组吧。”杨同学坐在座位上说。“没问题,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在今后你们几名同学中有未完成作业或违纪的,你能监管好吗?”我解释说。他摇着头说:“不能。”“其实老师之所以划分小组,也是为了让大家在今后评比中公平竞争。”他还是似懂非懂。“这样吧,今后我们继续交流。”我面向大家继续说,“下面我要成立小组,并分配成员。我要先说一下,我们对有些事是无法选择的,比如我们的父母、老师,还是同学,我们相识都是一种缘分,请学会包容。我给个小组分配的同学基本考虑成绩、纪律和品质习惯等各个方面,所以请大家先有心理准备。”看着大家没有意见,我开始划分小组并分配每组成员。因为我班有42名同学,所以我划分三个小组,每小组14名同学。就这样我们建立起了小组评比。

     团队的正常运行、团队内部的评价监督等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可谓是,团队组长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团队建设的源动力,是团队建设的主题内容。但,目前班级团队组长普遍存在这样几个管理现状:不想管、不敢管、不知道如何管。对于“不想管”,究其原因无非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意识不够,认为自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管理“别人上”,只要自己做好就可以了;二是行动执行力差,往往在团队出现“无序”,需要组织管理的时候团长却缺席或未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体现相应的能力,甚至有时自己都夹杂其中,不想也不愿改变这种“无序”的现状。对于不想管的现状,主要可采取集中进行团队组长意识的引导、团队组长荣誉感的教育、团队组长职责的明确,进而改变他们的观念,提高行动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