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6-10-26阅读次数:844 作者:张静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青岛太平路小学 刘名萱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56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全部水平】

2.掌握连续进位的三位数的加法、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低、中水平】能流利表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解释算理。【高水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中、高水平】  

4.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全部水平】

【分层教学说明】

1. 小组交流算法时重点请低水平学生先表达,此时时间稍长,然后中等水平补充,高水平学生完善。

2.自主解决问题后请组内的中等水平先表述,高水平学生补充完善后,低水平学生模仿完整表达。

3. 算法交流时请高水平学生先说,中低水平说后,进行相互评价,特别关注每个组说的情况,对于最快能全部表述清楚、正确的小组进行奖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对,大家知道的真多,七星瓢虫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田园里的小卫士。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自己知道的知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学生针对白菜已经检查189棵,还剩394棵没有检查。

茄子435棵,已经检查了276棵。

小瓢虫左边158只,右边247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谈话: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

2谈话: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

小组交流 。

【小组交流重点请低水平学生先表达,此时时间稍长,然后中等水平补充,高水平学生完善。】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1)口算:100+300=400   80+90=170   9+4=13   170+13=183   183+400=583(棵)

3)笔算:189+394=583(棵)

           189

         + 394

               583

谈话: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

【请组内的中等水平先表述,高水平学生补充完善后,低水平学生模仿完整表达。】

全班交流做法。

2谈话:大家已经自己解决了两个加法问题,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

247+158=405(只)

247

       + 158

             405

引导学生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3.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你能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谈话: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算法交流时请高水平学生先说,中低水平说后,进行相互评价,特别关注每个组说的情况,对于最快能全部表述清楚、正确的小组进行奖励。】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做法。

谈话: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做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点拨。

3.看图填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位互相商量一下,弄懂图意再做题。然后全班交流做法。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

265+45=310                  350-178=172(米)

4.自主练习第3题。

计算并验算

巩固所学的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




 

五、归纳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