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备课资源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

发表时间:2012-06-08阅读次数:735



课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      
重点
难点
1、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能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从生活中感知,引出小数。
1、初步认识小数。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数吗?
课件出示:0.3   2.5  14.3   1.25
谈话:在哪里见过?(超市……)
指出:这样的数叫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2、认识小数点。
谈话:老师把屏幕上的数再写一遍,大家仔细看。(故意不写小数点)
谈话:写得对吗?学生纠正,顺势指出,这个点就叫小数点,它把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
让学生尝试读出小数,教师纠正。
谈话:对!在读小数的时候,小圆点也就是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就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再依次读出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4、练习。读一读
教学调整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1、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前老师从日常家居中也搜集到一组有关小数的信息,我们一起看一下。
居室中吊灯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米。
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1米(60瓦),0.5米(40瓦),0.3米(25瓦)。
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认为0.5米有多长?(学生发表意见)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0.1米有多长,就能知道0.5米有多长了。
小组合作,把一米长的纸条平均折一折、画一画,并标出    米。
谈话: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2-3组)
师边课件演示边说:我们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是    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
板书:1分米=   米=0.1米
总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都是   米,也就是0.1米。
谈话: 3分米等于多少米呢? 5分米、8分米呢?
现在知道0.5米有多长了吗?(指名说)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总结:像这样十分之几的分数,就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练习:用分数、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自主联系68页第3题)
2、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单人沙发座前宽度不应小于0.48米,座前的深度应在0.4米左右。沙发腿垫脚的高度应在0.03——0.08米之间。
问:要知道0.48米  0.03米  0.08米有多长,得先知道什么?(生:0.01米有多长)
借助米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上台展示。

1
100
课件演示: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也是       米,还可以用小数0.01表示。也就是说板书:

1厘米= 1 100 米=0.01米

1
100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齐读: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米,也就是0.01  米。

说一说  0.03米、0.08米、0.48米是多长?生说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什么?
师总结:我们看,像这样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练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自主68页第3题3、4个)
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练习巩固
   填空,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3分米=(  )米    9角=(  )元
19厘米=(   )米        7分=( )元
6厘米=( )分米   6分=( )角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我们会更深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教学调整
 
 
 
 
 
 
 
 
 
 
 
 
在研究一位小数时,就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0.1米的理解为基点和突破口,再去解决0.3米、0.5米等多长,从而使整个探究过程显得顺畅、自然、扎实、有效。
 
 
 
 
 
 
 
 
 
 
 
 
 
 
 
 
 
 
 
认识一位小数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小组交流,量一量,说一说等环节,既巩固了对一位小数的理解运用,又为两位小数的探究埋下伏笔,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切实感受探究两位小数甚至多位小数的必要性。
 
 
 
 
1、口算。
2、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