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学生身边出发,选择合适的课题
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因为这样学生才会对综合实践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才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才会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研究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在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立前,我们要根据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愿望,从而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活动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创设激发学生疑问的情境,让学生非常好奇的想去亲自探究,进而充分调动其渴望进入活动的积极性。问题情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可以是巧妙的提问,布疑设障、制造悬念;可以是栩栩如生的描述,妙趣横生的解说;可以是精心拍摄的几张照片;可以是一次小调查;可以是一次有趣的讨论等。
三、发散学生思维,引发脑力激荡
当大的研究主题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立研究小课题。在提出问题期间,最重要的是就是开阔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头脑处于活跃状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通过相互启发扩展问题空间。这一阶段不能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其最终的主题看待,学生可以提出任何想法,相互之间可以有重合、有交叉,关键就在于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在这两节课中,由于教师的恰当启发,学生都很投入,思维非常活跃,一个个问题就在小组成员的热烈讨论中产生。
四、指导筛选提炼,确立研究小课题
由于受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限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毕竟是凌乱的、幼稚的、片面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各个问题加以分析、判断、提升,从而筛选提炼出有探究价值并适合同学们能力水平的研究小课题。
五、从一件研究计划表入手,对学生进行探究指导
制定研究计划是学生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第一步,因此指导学生制定一份具体细致、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是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指导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