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学习浅谈
从语文说起。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小学语文不重要,英语和数学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对语文不够重视。其实不然。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语文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它学科的成绩。此外,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好成绩,更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素养。在走入社会以后就会发现文化素养是有多么的重要。一个人可以因为谈吐优雅而得到比别人多的,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反之可能因为出言不逊而被人拒之千里之外。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现代语文比之古文差之千里,古文又以古诗词为上品”。接下来让我们慢慢体会吧。
首先讲一下朗读诗词。每一首古诗词首先要注重读而不是背。宋代教育家朱熹就说:“读的熟,则不解说自曉其意也”。凡是读书,无论古文或是现代文章,必须熟读,熟读后,自然对其内容自己就有了见得。所以让孩子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韵律,在读中受到熏陶。我在这所说的“读”就是要大声的朗读。最好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朗读。一二年级10分钟左右,三四年级一刻钟左右,五年级以上20分钟左右。
注:一开始我们学习的古诗词少,可以把学校要求背诵的拿来朗读,必须要达到时间,因为时间短了就毫无意义了。以后学习的诗词多了每天拿出笔记朗读,读到十分钟停下,第二天往下续读。以此类推,不断重复。
大声朗读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开发大脑。
因为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孩子也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维的自我培养。
2,有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大声,还要特别注重正确性。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换字、不回读、不破词,做到口、眼、脑相互协调。这样有利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3,改变孩子的性格。
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善言谈,说话声音也往往很小。如果一直坚持大声朗读的习惯,会比较容易建立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开始爱上讲话,性格也就会随之变得活泼外向。
4,有利于记忆。
大声朗读需要集中精力,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从而刺激孩子深入理解文章。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和前提,一旦理解,背诵便是一件容易的事。
5,有利于语感的形成和语言的积累。
大声朗读的过程,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大声朗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
6,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读的多了,读的熟了,就会融入进自己的脑海中。写起作文来,心里想什么,笔下就会写什么。那些优美的句子,随笔而出,像泉水一样涌出来,滔滔不绝。也就是所说的妙笔生花了。
其次讲一下背诵。
背诵不仅可以培养个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还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词(语文)离不开背诵。
背是读的延续。
前面我们讲了朗读、熟读的方法、好处,那么背诵就是读的延续。背诵必须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上,孩子在背诵的时候,千万要摈弃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枯燥的机械的背诵方式,对于背诵,切忌死记硬背。如果这样,就算背过了也会很快忘掉。我做过很多次实验。有的孩子在跟短时间里背过了古诗,但是转身玩一会儿再问他就连一句话都背不出来了,反之按照朗读(指读)、熟读在背诵的诗词则会常记不忘。过后再加以复习就会刻进脑子里。下面我们讲讲背诵的技巧。
背诵古诗词的几点方法(技巧)
1,游戏背诵法
孩子在背诵古诗词的时候,用接力的形式,就是家长与孩子一起背诵,你背题目,我背作者和年代;你背上句,我背下句;你背句头,我背句尾,并不断轮换背诵次序。这样就会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熟记全诗词。
2,熟记领头字法
我们在背诵的时候常常忘记一些本来已背过的诗词,或者在背诵中突然忘记下一句,如果给他提一下领头字就又会背了,这说明了领头字的重要性。所以说每句诗词的头字有帮助记忆的功能和作用,让孩子下功夫牢记领头两字。
3,大声朗诵背诵法
因为人在大声朗诵时会集中精力,无暇再想别的事物。我们要做到,熟读、诵读、快读(当熟悉了不太用看就顺畅的咏出)、接而背诵,在遇有忘记时不要想,快速打开再快读两遍,直到背诵时一气呵成,然后再熟背2~3遍,就能熟记了。
最后再谈谈怎样牢记背诵过的古诗词
有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背诵古诗词,特别是在幼儿时,常以能背过几首古诗做为炫耀孩子的砝码,日子一长,失去了炫耀的兴趣也就忘了此事。孩子背过的古诗词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忘了。这是最不可取的。
学习古诗词是一种枯燥而漫长的脑力劳动。背诵古诗词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的事情。不是说半年背了上千首就是“大诗人”了。背诵古诗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事情,是一项需要通过长时间学习来积淀的事情。在漫长的学习中才能理解了学过的诗词,从而达到永生不忘。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每天早上大声朗诵(最好背咏)已经学过的古诗词5分钟,周而复始,永不间断。
2,每天早上把本周学习的新诗词大声朗读5分钟,不用管多少遍。
同学们,这两点就是我们学习古文诗词的法宝,要想学好古文诗词没有其他的路径可走。
一三班郝俊博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