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习作

发表时间:2012-06-08阅读次数:486
小学语文生活化素材(习作、识字)应用案例
学科
语文
年级
教师姓名
汪源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习作二
素材创编意义
(设计意图)
 
本次习作是记叙文,让学生记叙一件老师不在时发生的事,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锻炼学生叙事时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素材描述
 
老师不在的时候,是同学们最放松、最真实的时候,经常有难得一见的事情发生。
在讲这篇习作之前,为了设置情境,在一次课间操之后,老师来晚了一会,同学们看老师没来,都活泛了起来,班里热闹非凡,同学们个个闹腾起来,过了好一会,老师才姗姗来迟,同学们又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都发生的什么事呢?本次习作就以这些事为主题,进行习作。
 
素材应用
 
一、引入主题
在一次课间操之后,老师来晚了一会,同学们看老师没来,都活泛了起来,班里热闹非凡,同学们个个闹腾起来,过了好一会,老师才姗姗来迟,同学们又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有的同学问:“老师,你为什么来的这么晚?”
老师说:“刚才老师去开会了,晚了一会。在我不在班里的时候,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吧,那你们都干了些什么呢?”
学生们有的回答:“xx在班里唱歌!”“xxx在和xxx说话!”
……
被提到的同学很不好意思,羞红了脸。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叙述,笑呵呵地说:“那今天,我们就以这些事为主题写一篇习作。”同学们议论纷纷。
二、学习写法
师问:“同学们,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在写写事的作文作时要抓住哪几点来描写呢?”
学生有的说:“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事情是在哪里发生的。”
“参与事情的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我们可以归为六类: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是叙事的六要素。(板书)
三、明确要求
1、写事的习作也要写到人,应该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
2、你一定要是事件的参与者,要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3、文章要有一个中心事例,不能光写“众生相”。
四、现场习作
老师讲完要求后,同学们赶紧开始回忆当时发生的事,开始动笔,同学们的作文都写得十分生动有趣。
在这次习作过后,班里的纪律好了很多。
                                               
素材相关链接
 
好词:
窃窃私语  交头接耳  贼头贼脑  故作镇定  狼吞虎咽  不屑一顾
胆大包天  措手不及  此起彼伏  三五成群  不急不慢  摇头晃脑
津津有味  滔滔不绝  哄堂大笑  不相上下  轻松自如  令人佩服
自以为是  语重心长  唉声叹气  炸开了锅  鸦雀无声  蠢蠢欲动
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