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家长频道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我们和孩子共同的课堂

发表时间:2012-06-25阅读次数:989



    随着儿子上了小学,我们做父母的逐渐遇到了很多问题:儿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儿子认字慢怎么办?儿子不好好做作业怎么办?儿子记不住英文单词怎么办?儿子太喜欢看动画片怎么办?这些问题让我们非常着急,也非常伤脑筋。跟他讲道理,他听得似懂非懂。有时我们生气了,训斥他一顿,除了让他眼泪汪汪,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有一天,儿子从学校带回了《父母课堂》这本杂志。开始我们只是随意地翻看。但很快,书里的内容就吸引了我们。在督促他做完作业后,我们也给他读里面的故事。在很多文章的案例里,我们找到了和他相似的情形,而作者循循善诱的分析,既给我们解答了疑惑,也让儿子单纯的心灵慢慢有了是非对错的判断,让我们都找到了方向。
    2011年11期的《玩心不减不用急》里,有一个一年级的凡凡也像儿子一样是个贪玩的“小蹦豆”。作者提出,在引导孩子玩的问题上,父母一要教育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玩;二要寓学于玩,在玩中增长孩子的知识,锻炼孩子的身体;三是玩中动脑,父母和孩子一起手工制作小玩具;四是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游戏,不要对电脑游戏“上瘾”。这样的话,从书中读出来,比父母的唠叨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儿子马上就联想到,他看动画片太上瘾,要争取“戒掉动画瘾”,放学回来就抓紧时间写作业。
    同一期里还有一则小故事,《爬树比数学分数重要》,里面的尼克数学非常差,但他专精于模型设计,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工程师。这则故事使我们想到,也许儿子现在语文和英语学习比较慢,但他对科学有兴趣,还抱着“长大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梦想。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对他少一点逼迫,多一点耐心和引导呢?逼迫学习可能还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不如从各个方面告诉他语文和英语对于他成为“科学家”的重要性,再从各方面启发他的兴趣,让他慢慢从中体会这两门课程的乐趣。等他从故事和语言交流中找到乐趣的时候,他的理解力一定会随之而加强的。
    每一期的《父母课堂》,都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共同的话题,引发我们家庭内部热烈的讨论。我们深深感到,《父母课堂》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全家人的课堂。
                                     青岛市市南区
                                        福林小学
                                     一年级四班
                                      学生:杨牧爻
                                      家长: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