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感慨颇深。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让我受益匪浅。
二十六年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总结的教育经验可谓全面、深入,在这本书中,他把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工作等教育理念呈现给我们,真的是一位学生信赖,家长信任,教师信服的班主任。在他的思想中,处处体现了人文情怀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教给我们什么是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我不禁被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看到了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最深沉的爱。这种爱,不只是与学生相处这几年的爱,而是对他们一生的爱。读到这里,我深受启发,虽然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不长,不过短短的几年,但这几年却是孩子们打好基础的几年,无论是从知识的学习上,还是从人格的塑造上,都至关重要。一个有责任心和道德感的老师,应该全心的投入到对孩子们的教育中去,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孩子的现在、未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爱学生,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班有几个学习吃力的学生,但他们学习态度非常认真。课堂上,一些简单的问题,普通的同学很快就能理解,而这些学习吃力的学生虽然能够认认真真的听讲、做笔记,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我下课重复的给他们讲,直到明白为止。其实,只要学习态度端正,即便是讲十遍、二十遍,我都是乐于去帮助他们的,而且是非常开心的去做这件事情。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有闪光点的,不能因为某个方面不好就全盘否定他,而是要帮助他们,努力的去弥补弱点,发扬优点。每当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从心底希望他们能进步,能战胜困难,展示自己。看到他们勤奋的样子,我心中就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会高兴好几天。我想:李老师所说的爱,大抵也是如此罢?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的经验是十分欠缺的,有好多次,遇到班级管理方面的事情,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通过读李老师的这本书,我发现了很多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李老师的管理是民主的、科学的,他注意和每个同学相处,不放过任何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给学生写信,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等。这些细节都是需要我学习的。连给学生安排位子,李老师都有章可循,他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他不仅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合理调配,统筹规划,做到充分尊重学生。
“后进生”是老师们操心最多的一个群体,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未发芽的种子,只是发芽的时间不同,有的早,有的晚,所以就需要采用不同的肥料,精心呵护。“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心与心的贴近,让每个孩子展现最好的一面。
坚持写教育笔记,也是李老师一直坚持的一个好习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女儿写成长日记、写信交流沟通,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学生写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与学生家长通信,为他的学生编辑班级史册,他把一个个教育智慧,教育故事记录了下来,让平淡的生活成就了辉煌的业绩,他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最打动我的心。当读到这里,我感到非常的惭愧,自己平时荒废的时间太多,感叹自己的平庸,让时光白白流逝。我想,这种坚持写教育笔记的方式,不仅是自己学习的一种过程,也是学习学生的一个过程。同时,教育笔记也是自己反思的一种材料,在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书中很多的话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这些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以此为鉴,发现自身的不足;让我感到了作为班主任的幸福感;让我学到了科学、民主的管理班集体的办法。只有自己真正的让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实现灵魂的对话,尊重每个孩子,实现教书育人,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