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
您 好!
我是曾波
很高兴在这里结识,共同探讨孩子学习问题
一提到孩子学习,可能你正有一肚子无奈:
学习从来不自觉,非要拎着耳朵才肯学;
玩起游戏总没够,死活喊不动;
屁股坐不住,摸东摸西不消停;
做作业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粗心马虎、不认真,考试不是看错就是看漏;
遇到问题不动脑,光知道叫妈
……
作为一名有着15年教龄的班主任,
我很理解家长的挣扎和纠结:
没有谁愿意天天数落孩子,
可是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尤其身处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成功不容易,不成功更难!
就算不指望孩子成名成家、大富大贵,
但谁忍心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奔波劳碌,
眼巴巴羡慕别人的光鲜和幸福!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10岁孩子的父亲,
我更能理解家长的挫败和无奈:
一日三餐精心伺候,油瓶倒了都不用扶,每天晚上,没有娱乐、没有应酬,寸步不离陪着孩子写作业。
学习机、点读机、学生电脑,国产的进口的,甭管别人有没有,反正自家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参考书,工具书、学习资料,哪怕可能会有一丁点帮助,通通搬回家,
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兴趣班,轮番上阵,从不心疼花钱。
我们挖空心思、千方百计,生怕委屈怠慢,
然而,却总是收效甚微,甚至……
“你再逼我,我就去跳楼”
刚开始,妈妈以为周浩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直到有一天,又因为写作业,7岁的孩子真的爬上了窗台……周妈妈至今仍惊魂未定,后怕不已,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全心全意地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为了能让孩子专心学习,自己辞职回家,每天接送,周末去补习,大冬天零下十几度,教室外面一站就是两三个钟头……
你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
儿子小健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就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逃学、泡网吧,回回全班倒数。为了让儿子回头,老金只好辞去银行的工作,每天挨个网吧找儿子,甚至还自己动手画了一幅全市的“网吧地图”,劝不动儿子就打,打急了,儿子也还手,连保安都惊动了,儿子看他的眼神,让旁人看了都心惊。
……
每周、每月、每学期
在我的办公室、校门口和家中客厅里
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故事。
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不遗余力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失望和心痛?
想想,不过就在几年前,孩子还忽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不停缠着你问这问那,
小脑袋的奇思怪想常常把一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他人前人后,唱歌背诗,一教就会,张嘴就来,人见人夸聪明伶俐,那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为什么?
仅仅才过去几年,孩子旺盛的求知欲不见了,反而对学习充满了厌烦、抗拒,甚至不惜以死解脱……
我以自己多年教师经历和所见无数案例
要告诉你一个真相就是
会爱才是真爱 不会爱就是伤害
中国的家长无疑是世上最爱孩子的
然而, 有太多的家长“无证上岗”,生生将爱变成了伤害:
孩子的聪颖天资被他们“不知不觉”地埋没掉,
孩子的求知欲被他们“自以为是”地扼杀掉,
孩子前程在“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下被葬送掉,
……
“父母皆祸害”,是一个网络论坛的名字,里面聚集了30000多中小学生,他们的宣言是“独立起来,离开他们,越远越好”
……
每学期 都有不少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到我班上
我明白这是冲着我是学科带头人
班级升学率高,学生年年拿奖,
但正如我一再告诉家长的是:
其实家长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学校主要负责传授孩子知识
而最终决定成绩的“内动力”则源于家庭教育。
“内动力”被激活的孩子,
不用催,不用盯,自动自发学习,
他会着迷于数学的奥妙、陶醉于语文的美好,
遇到难题不畏惧,反而两眼放光、跃跃欲试,
即使原来成绩平平,也会自觉奋发,后来居上!
……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才能帮孩子!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这种“内动力”,
关键看家长能不能找对“钥匙”,
激活孩子成才的“发动机”
家长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仰”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和将来!
我们必须坚信孩子身上有着巨大潜能,
坚信自己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坚信只要找对方法
就不仅能帮孩子提高成绩 更能帮他赢得未来和人生。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他们必将成为我们今生最大的骄傲。
岁月无情 孩子成才黄金期一生只有一次稍纵即逝,
世上没有谁会比我们更爱孩子,
如果我们放弃尝试和努力,
那就等于,对孩子的前程和未来宣判“死刑”,
趁一切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