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综合实践课程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实施除了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外,还对学生的发展带了多方面的变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它给学生带来的这些变化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在这种开放性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也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创造了空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比较,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说,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综合实践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所以实施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通过这几年来的探索,我对于综合实践的实施也有了几点心得,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我们常常看到综合实践课的确成为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但是却发现,老师参与其中的身影越来越少了,其实,综合实践课程更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需要老师教给方法,适时点拨,疏导引领。
所以,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体表现,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认识的形成,真正把实践活动进行到底。
二、立足校本资源,开展实践探究。
近年来,我们学校围绕着“德润校园”的服务品牌,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将校本资源和探究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可谓是一举两得。这不仅为我校的校本资源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证。比如“牢记历史——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永远的雷锋精神”“历史的丰碑——抗日英雄风采”等许多系列探究活动,就是从我们的校本资源中选择出来的,结合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德育工作,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加大了指导的力度,踏踏实实的将每一次学校活动,都变成学生一次探究的实践,使学生在其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品德,收获了能力。
本学期,在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工作中我一直想做一些来自于学生生活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工作。学校所处位置被很多小卖部和小超市包围,琳琅满目的商品常常将学生吸引住,他们也成了中午放学、下午放学学生光顾的场所。所以,我针对学生的消费问题展开了系列探究——小卖部的秘密、口袋里的秘密。
三、强调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应当克服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领域,引导学生走向生活热爱生活,增进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发展空间,使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亲历体验,并学会健康而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确确实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给学生时时处处都是教育,而且是活生生的,种种体验、知识在书本中、课堂上难以获得。比如说今年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结合“节约型社会”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不仅指导学生们查找资料、梳理资料,形成资料集,并且组织学生走向街头、走向社区,去访问身边的劳动者,学生由的采访自己的亲人,有的采访自己的邻居,有的采访工人,有的采访清洁工,并且写下了真实而生动的访谈手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四月三十一日,我们学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技能赛”,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用旧物品做成礼品,展示给全校师生。学生的“作品”可以说是令人惊叹,有用瓶盖做成的“五月的风”,有用废旧材料做成的“美丽的青岛我的家”,有用纸盒做成的“我们的校园”,原来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就在其中,爱因斯坦和爱迪生不也是因为爱动手实践所以成为科学家的吗?
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种种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自身的一种关注;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意识。
让学生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实践,乐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的好习惯。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兴的课程,我接触的还不够深入,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还需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新课程理念,对综合实践课程进一步探索,并寻求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