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教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是一篇题目叫“老黄牛”的作文。晚饭后,云云就趴在桌上写开了。
她是这样开篇的:“我不喜欢老黄牛,身上脏脏的,不讲卫生,走起路来,慢腾腾的,很笨……”
“不对,不对,走题了!”妈妈站在背后大声说。
“走题了?”云云停下笔,不解地问。
“我还没有写完嘛。”云云歪着脑袋认认真真地说:“我要帮助老黄牛改正缺点,让它天天洗澡,养成好习惯,身上干干净净的……”
“这孩子,别强词夺理,快重写!老黄牛的精神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它有好多优点,你可以把它当作老师、劳动模范……”
“我不。”云云十分不解。
云云的爸爸端了杯茶走过来,看了题目就笑了,“这题目我上学时也做过,托物言志,借题发挥,抓住它的吃苦耐劳就合题了。对不?最后再写上一句:我长大后要学习老黄牛的精神,争当一名老师或劳动模范。”
云云不吭声了,半晌才抬起头:“只有这样写吗?”
“对。”两位长辈异口同声地说。
云云无奈地拿着橡皮擦去了原来的字……
第二天,云云的作文就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老师称赞她的作文立意高,还说要向报刊推荐。
您从这个案例中读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