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与教育有关的书,看时激动与欣喜就和往常得到一本好的小说一样迫不及待,心中颇有感受。薛瑞萍老师以犀利的笔触,真实地展现了自己的教学、教育活动,文中所写并非都是美的场景,确更能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共鸣。原来教育可以这样诗意,原来教师确实可以这样当的。
薛老师在自序中写道:“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给自己献一朵小花吧。”阐述了她的人生信念--真诚。是的,爱读这本书,能产生共鸣的原因就是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诚的老师,没有官话套话。有这样一段话:“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给她丰厚的收入,她不会拒绝;如果给她足够高的职位,她也有能力承担,但即使这样,她仍然不会满足。可是,如果没有那些如果,只要给她一个班,一帮能够爱她的学生,她就心满意足了。 原来,薛老师并不是一个对生活没有奢求的人,只是这些奢求她并不屑于去追求,她需要的是一个班,一群热爱她的孩子,她便满足,可见薛老师是何等的爱她的教育事业,是何等的爱她的学生,爱她的班级。
薛老师的观点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她对阅读的重视,很多地方,薛老师很放开,甚至于很放手,但对于阅读这种能提高孩子语文素养的有益的事情却是紧抓不放的。她要求孩子们“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也让我明白了语文学习之道:读书,自己读,陪孩子读,带动孩子成为读书型的孩子。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薛老师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学者、一个文学功底相当深厚的人,她自己特别喜欢看书,用她的话说:一天不看书,人的心里将会感觉空荡荡的,人也随之变得浮躁起来。正因如此,薛老师才有资格要求学生多阅读,多丰富知识。是啊,很多时候,也有薛老师这样的感觉,只是没有薛老师这样持之以恒的精力与耐心,所以,每次都以反正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平凡者而自己安慰自己。每每这时,就想,名人就比我们多了这份执着,多了这份刻苦。哪天你如果修得了这份耐心与执着,那你就一定会与众不同了。原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做学生的教师,更要做学生的朋友,学生模仿的对象,让学生从你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生适用的好习惯。
爱,就是希望一个人好,并且愿意为他做好一切能做的事,他们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爱,更是让孩子忘却昨日的伤痛,昨日的失败,迎接明日的欢笑,明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