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2007级2班 好文章推荐

发表时间:2012-11-07 阅读次数:256
  
-
愁,心之秋也。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一层秋雨一层凉,一线秋雨一丝愁。
  
  秋是多雨的季节。可秋的雨,不像春雨那样伴着隆隆的雷声而来,显得张扬和显摆。一夜东风,花开欲燃,轰轰烈烈地开了;一宵冷雨,残红满地,又轰轰烈烈的谢了。刹那芳华,教人顿生伤感。人们总是感觉春天过于喧嚣浮躁,多情的诗人则报怨春天是一则谎言。夏天的雨又太善变,刚刚还烈日当头,晴空万里,眨眼功夫就雷声大作,乌云遮日,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常叫人躲闪不及,淋得落汤鸡一般。秋天的雨,则像一位有涵养的君子,内敛沉稳,不惊不诈,平易朴实。初秋时节,褥热难当,秋雨总是在后半夜悄然无声地落下,生怕惊扰了熟睡人的美梦,雨中夹着微微的风,用她清凉的唇吻遍人的每一寸肌肤,吻干人们身上的汗水。在不经意之间,这样的雨下过两三场之后,署热不见了,早起锻炼,树叶上草尖上有了小小露珠。会有风轻轻吹来,清清凉凉的感觉,却是吹面而不寒。偶尔,会有一阵阵小雨粒洒落发梢肩头,星星点点不是正如流金么?一早一晚或微雨初晴,会有薄薄的岚烟淡淡地飘散,像极了羞涩妇人围在唇前颈间的纱巾,伸出手去抓一把,明明感觉将那清凉握了满手,且盈不胜握,感觉一股股清凉从指间流出,伸开五指却什么也没有。雨后的秋夜,华灯初上,虫声渐渐淡去,就有白雾慢慢弥散开来,给夜穿上一件白的衣裳,你分明感到,那露,是沾衣欲湿的。
  
  仲秋的雨,来得要直接得多。常常是半天或一两个阴天过后,雨就会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有时霏霏漠漠,有时绵绵潇潇,有时滂滂沱沱,却总是从从容容、不急不缓、宠辱不惊的样子,就那么断断续续地一连下好几天,雨中的天已经有了寒冷的感觉,秋便在雨中越走越深了。
  
  这样的漫漫长长的细雨秋风的日子,最是让人心生愁绪。“闻秋雨而断愁肠。”细雨飘过脸颊,亦如母亲的手指在脸庞抚摸,风中传送的是秋的气息?那份秋愁的情节就会在心底凝结加重,真是一缕秋愁一线雨,万般思绪万滴泪啊!秋雨绵绵无停意,忧虑淡淡绕思绪。初国卿先生在散文《听雨》中写道“雨该是人类居住的红尘世界、佛家所说的娑婆世界的独有,忧纷世间的象征,菩萨悲心的感召。因此,雨天往往能唤起一种莫名的伤感,心底也常涌起亲情的缱绻。”李清照写道“梧桐更兼夜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在深秋里挥散自己的一腔悲愤和离愁,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的雨是游子眼中的惆怅,是佳人眉梢的哀怨,更是飘零苦楚的一份情怀。
  
  春花秋月,春华秋实。这毫不虚张的实实在在的美,难怪文人墨客们钟爱。而我则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静默中,读出另一种内涵,一种历尽风雨的淡定,一种荣辱不惊的沉着。一种包含了天地日月之精华的凝重。
  
  一席草地、一枚黄叶、一隅天空,组成了一个完全属于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现实的烦琐,没有虚情假意的色彩,没有世俗铜臭的尘埃。只有恬然、幽谧、自在、松适,与那深深留存于心的,不灭的眷恋。秋风放纵地将那一塘秋水的安宁吹皱,但,那荡漾开去的涟漪,尽是一圈圈的安然。
一线秋雨一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