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家长频道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家长学校----孩子害怕上学,其实是妈妈的焦虑

发表时间:2014-09-02阅读次数:481



前几天,朋友豆豆妈因豆豆害怕上学而苦恼,希望我能帮助她。豆豆妈这样对我说:“女儿就要读小学了,我听说女儿即将入读的小学作业非常多,要写到晚上十点多甚至十一点,我想那女儿得有多累啊!我真替女儿恐惧!我多希望女儿的学校可以没有作业啊!为了让女儿有个心理准备,我多次告诉了女儿上学后要写很多作业,会写到很晚,不能象现在这样只想着玩了,并且半年前就开始训练女儿的作息时间,尽量和上学后的作息时间接近。可是,这些天,我经常听见女儿说不想上学了,说她不喜欢上学,甚至不许别人提到上学的事情。”
我认为:表面上看来,一定是出现了问题,这么小的孩子,害怕上学,拒绝上学,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可事实上,豆豆一点问题也没有,完全是豆豆妈的问题,是豆豆妈的问题在豆豆身上体现了出来!很多时候,看起来是孩子出了问题,其实病因都出在爸爸妈妈身上,尤其是妈妈身上,都出在家庭里面。那么,豆豆妈到底出了哪些状况了呢?
问题的本质是豆豆妈把自己对上学写作业的焦虑、恐惧情绪转嫁到了豆豆身上。豆豆妈自己对作业多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对学校生活充满恐惧,这是豆豆妈的一种心理体验,‘那女儿得有多累啊’,这累的感觉不是女儿豆豆的,而是豆豆妈自己的感觉,‘我真替女儿恐惧’,这恐惧也不是女儿豆豆的,而是豆豆妈的自己的恐惧!‘多希望女儿的学习没有作业啊’,其实这希望不是豆豆的,是豆豆妈自己的希望!豆豆对上学一无所知,对作业可能也没有什么概念,妈妈就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一样,在豆豆的脑子里画上了妈妈自己的焦虑、恐惧和不现实的希望!让豆豆在观念层面认为上学、写作业至少是不快乐的事情!由于这种焦虑、恐惧情绪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豆豆妈于是在和豆豆的互动过程中,在行为上也有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比如:‘多次告诉孩子上学后作业会写到很晚’、‘告诉孩子不能象现在这样玩耍了’,并且远在半年前就要求豆豆按接近于上学后的作息时间生活。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半年时间,无论在身体发育还是在心智发展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适应能力也会很不一样的。如果说妈妈在观念上让豆豆认识到上学、写作业是不快乐的事情,豆豆可能还没有足够深刻的体会,那么豆豆妈的语言和行为,则让豆豆感同身受地在内心确认了上学、写作业是痛苦的,豆豆有了这样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感受,再加上孩子对妈妈本能的信任,妈妈说的一定不会错,豆豆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还向往上学,就真的不正常了!
豆豆妈听我说这是她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豆豆的问题时,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她说:她这完全是考虑到孩子,担心孩子上学后承受不了过重的课业负担,睡眠、玩耍时间得不到保证,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哪个做妈妈的会不希望孩子热爱学习,可明明是孩子不喜欢上学,自己为此着急还急不过来呢,这怎么能和自己贴上边呢,而且百分百是自己的问题!
随着我们交谈的深入,豆豆妈想起了自己的一件事,那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有一天老师作业留的特别多,豆豆妈因为和小朋友们玩得开心,作业没写完,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顿,因为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豆豆妈,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完成作业,豆豆妈虽然被打得很痛,心里却认为的确是自己做错了,被打也是罪有应得,可是从那天以后,每天早上去上学,豆豆妈就会忍不住在心理想今天老师会不会留很多作业啊,持续了很长很长时间,这样的想法才慢慢淡去。
有了豆豆妈这段回忆,我更加确信豆豆惧怕上学,是豆豆妈的问题了。豆豆妈被她的爸爸打,是痛苦的经历,由于豆豆妈从小的观念里被教育不论作业多少,孩子都应该完成作业才能去玩,自己做错了,爸爸打自己也是正确的,于是豆豆妈幼小的心灵里,就把自己被打的痛苦的情绪体验都归因于作业多这个唯一的原因上了,这样的情绪体验得不到处理,就隐藏在豆豆妈的潜意识深处。当听说豆豆要就读的学校作业很多时,作业多这件事情,唤起了豆豆妈潜意识中因作业多被爸爸打的难以承受的痛苦体验,于是引发焦虑和恐惧,但表现形式上,却是妈妈对女儿的爱!
豆豆妈之所以容易焦虑和恐惧,还和豆豆妈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豆豆妈仅仅是听说豆豆就读的学校作业多,就信以为真了。事实上,豆豆妈听到的消息,是否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豆豆妈自己也不知道,甚至从没想过去核实。还有,多和少没有绝对的标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完全不同的,老师留作业,一般会根据班级中等或中下等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定作业量的,能力不同的孩子,对作业多和少的标准也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豆豆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改变豆豆的这种状况呢?这也是学前儿童入学前,妈妈应该注意的事情。
首先,确认给孩子需要的,而不是自己需要的。
遇到问题或不好的情绪,妈妈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到底是自己的感受,还是孩子的感受呢?这到底是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呢?这到底是自己的焦虑,还是孩子的焦虑呢?如果是妈妈自己的,就需要妈妈先处理自己的情绪或问题。
其次,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是快乐的观念。
妈妈要提前给孩子灌输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学校是学习的好地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愉快的、课后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只要认真学习,做作业是非常轻松好玩的事情等等。人在快乐的状态下,身体机能处在活跃的状态,学习效率最高,所以首先让孩子爱上学习,对学校充满了向往,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再次,让孩子了解上学前后的不同。
妈妈要向孩子介绍上学后的作息时间变化,介绍学校的生活和幼儿园、家里有哪些不同。告诉孩子上学后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处理,有条件的话带孩子到附近的学校参观,让孩子接触一些已经上学的大孩子,让孩子在视觉、感觉上有明确的体验。
最后,鼓励孩子,信任孩子自己有能力适应新环境。
妈妈要抓住生活中的合适机会,向孩子表达自己信任孩子自己完全有能力适应新的生活,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和孩子探讨上学后,怎样能按时起床不迟到呢?妈妈和孩子列出想到的所有方案,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一种,鼓励孩子执行自己选择的方案,并告诉孩子,如果需要帮助,妈妈会随时提供帮助的。
入学前,妈妈要提前一段时间和孩子沟通,但要循序渐进,避免给孩子带来压力。我本人是在小孩上学前一年左右,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和孩子交流上学的事情了,等到孩子上学的那一天,虽然看见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但孩子心理上,已经对这些有非常熟悉感觉了,所以小孩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每天回家都会开心地讲很多好玩的事情,上学从来不迟到,几乎让我感觉不到他的适应过程。小孩读中学之前,我也是提前一年开始做准备,结果也是一样的开心。
真心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们,多观省自己的内心,分清属于自己的和孩子的情绪体验和心理需求,然后,自然而然地带领孩子快乐地开创人生旅途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