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体育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2-06-08阅读次数:473
课  时  计  划
第 一 周          第  1   课              课型:内堂                                课次:1
课题
体育知识的理解
了解本学期体育目的和任务。     
公布本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锻炼小常识。
学习目
明确本学期的任务与要求,提高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基本技能与方法。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品质
器材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
难点:全面锻炼身体,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目标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时间
次数
 
一、1.我校的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在广大师生的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在今年的青岛市市南区小学生绑腿跑的比赛中,我校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今年的春季市南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我校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今年的秋季市南区小学生篮球的比赛中,我校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以上成绩的取得与领导的支持和老师同学们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2.在业余的训练中,能把在体育课上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能做到自觉地进行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内容与时间安排。
 
九月份:  1.健全课堂常规。
          2.整顿课间操。
          3.组织学校运动队训练。
          4. 组织学校田径运动会。
 
十月份:  1. 迎接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2. 进行单项体育测验。
          3.进行期中体育测验。
          4.组织学生进行郊游。
 
十一月份:1.组织单项体育测验。
        2.组织学校篮球或小足球比赛。
       
十二月份:1.组织参加区、市篮球或小足球比赛。
        2.迎接期末考查。
 
 
内容与目标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时间
次数
三、课堂常规:
1.上下课站队,队形(四路纵队),地点:(大操场)。
课前体育班长迅速整队、并向老师报告人数,教师复查出勤情况,并对学生衣着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然后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2.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1)衣着要干净、整齐、利索、不穿大衣、不带手套、口罩围巾、帽子等。
(2)学生要服从老师的领导,听从体育班长及小组长的指挥,上课要按教学要求和动作要领进行练习,不做课堂规定以外的动作和危险动作。
(3)凡不能上课的伤病学生,应向体育教师请假(出示证明或讲明病情)由老师安排适当的活动或服务性工作,未经批准擅离场地者,按旷课处理。
(4)课前、课后,不经允许不得移动使用有关器械。学生应养成爱护器材的好习惯。
四、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锻炼小常识。
早睡早起的好处
1、根据各班学生中的实际表现,表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
教师提问学生平日的生活习惯,找几个学生来讲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并讲出好处。让大家来进行选择好的作息时间。
2、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早睡早起的好处,不这样做有那些害处。
    教师讲解完后,学生来进行讨论早起是什么时间,起来后应做一些什么活动,晚上应在什么时间学习,临睡前应做些什么。
课后巩固
 
回家自己制定出本学期的锻炼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