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微课在海洋教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片段)

发表时间:2017-04-26 阅读次数:262
 

微课在海洋教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片段)

青岛朝城路小学  杨晨曦

《寻觅沉睡的宝船》一课中微课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开课,先来欣赏一段海底沉船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沉船的神秘。

一.        探究南海一号

出示南海一号模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激发学生兴趣。你们想知道更多关于它的故事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觅沉睡的宝船。(出示课题)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关于它的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寻觅沉睡的宝船》这节课主要通过对南海一号的打捞及发现文物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它巨大的考古价值。课本中主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信息量较大。而且,古沉船离孩子们的生活太遥远也太陌生,若单纯的通过阅读,学生可能没有一个生动形象的认识,所以将这部分内容做成微课的形式来呈现。我们先来看微课。

看完南海一号介绍的这一段,暂停微课,让学生说通过微课,对南海一号都有哪些了解。并根据学生提到的借助课件进行补充介绍。

   有资料说船舱内保存的文物总数达6万~8万件。

   船上的文物对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会很有帮助。

   有人称南海一号是“海上敦煌”呢!

   南海一号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特别是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南海一号”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在学生充分发言后,继续播放微课,引导学生关注沉船哪几方面的信息并用表格的形式整理信息。

这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若这六方便信息摘取较准确,就不用回放微课;若有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则回放一遍,因为已经看过整理的表格,再看时学生会有侧重点的观看。

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安排,下一版块是让学生自己阅读其他沉船信息进行了解整理,所以在微课的最后加入了整理信息的一个指导。

这是在课中给学生播放的微课,将南海一号生动的呈现给学生,仿佛置身船上,而且通过对南海一号的研究,教给学生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那么学生在自己研究沉船的时候,知道从哪几方面入手,该怎样整理呈现。微课的目的是将知识的介绍与方法的指导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二.        小组合作,整理资料

老师为8个小组各准备一艘沉船的资料,根据小组合作要求各小组进行研究。

最后将8艘船的研究表格按照沉没时间的先后粘贴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各小组分别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造船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研究沉船所带来的巨大考古价值,激发学生今后继续研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