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朝阳研究社培训稿 教育科研促进我成长——谈个人课题的制作1

发表时间:2017-05-27 阅读次数:343

一、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

二、个人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1、课题选择

课题选择是课题研究的起点,也是关键的工作阶段,它关系到研究者的兴趣,特长;关系到课题研究的范围、难度;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方向、价值。总之,一句话,它关系到研究工作的成与败。

以我的个人课题为例:“探索自主学习模式,初步形成善导型教学风格”

2、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或者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式样。

“学习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的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式样。

“风格”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马克斯、恩格斯曾引用布封的话说:“风格就是人”。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说:“愈是有风格的东西,愈是强调某一点……加强某一点就可以见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成熟的个性特色的表现。教学风格是属于教学艺术的创造范畴,它是教师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艰苦的、反复的教学实践,并将知识和智慧融汇在一起,进行创造性劳动之后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教学特色。

“善导型教学风格”是教师由善“教”者转变为善“导”者,实现了由“讲学”到“导学”的转变。教师成为启发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一种适合学情的自主学习模式,初步形成善导型教学风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3、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关注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主题,现代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关阶段,《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教育重大政策的出台,已明确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探究、自主、合作学习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文本框: (二)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教师1500万,但令人困惑的是,在众多的教师中,尤其是在中小学教师中,能被公认为有个性很优秀的教师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许多教师教了三十几年的书,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要问他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有什么特色?说不清。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究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

三)有利于减轻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小学学业负担过重一直是长期困扰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顽症。学生负担过重,既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特别是用人机制和导向在教育是上的综合反映,也是教育内部急功近利、无序竞争、发展失衡、违背规律所致,也有教师日复一日的课堂没有创新,课堂教学无趣、缺少活力和效率低下的原因。

当前,山东省教育厅明文规定,所有学校不得利用节假日随意补课,增加学生负担。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