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家长过分谦虚容易毁了孩子!

发表时间:2017-05-27 阅读次数:363

家长过分谦虚容易毁了孩子!

 为什么家长过分谦虚容易毁了孩子

满招损,谦受益,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训诫。当受到别人的赞美,中国人和西方友人的反应更是天壤之别:我们总是谦虚地推托。谦虚是件好事,但是过犹不及,对于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如果过分谦虚很容易毁了孩子。

案例:

有位妈妈很爱自己的女儿,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未来,对待女儿很严格,也付出了很多。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经常给女儿读唐诗宋词、播放英语,无论女儿听懂还是听不懂。

女儿也很争气,7岁的时候就会背诵《岳阳楼记》,讲出几千字的《哪吒闹海》,独自解开九连环。可是,这个妈妈很“谦虚”,每当家里来客人,妈妈就示意女儿在客人面前背诵,得到别人赞赏的目光和夸奖的话语时,妈妈很得意却“谦虚”地对别人说:“这没什么,这么大了还要我喂饭,上厕所还要我擦屁股,没用的东西!”小女孩心里一怔,默默地走进房间。

女儿上小学了,学习也很优秀,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可是每当亲戚朋友夸奖小女孩的时候,这位妈妈总是想出各种事情说女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嘲讽贬低孩子,然后却又得意洋洋地听别人说:“这么好的女儿还说差,那我家里的孩子更要丢垃圾桶了!”

小女孩一天一天长大,可是她越来越在意别人的评价,对别人的话语也很敏感,总害怕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别人会如何看待她。她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她为别人而活,而不是为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起,她恨起了自己的妈妈,只因为她在某天忽然觉得,这一切源于妈妈从没赞扬过自己,而只是一味地贬低。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成长中的孩子具有敏感的心灵,赏识和鼓励尤为重要。一句话、一举手、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父母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能给孩子传递欣赏的信号。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对待孩子请别吝啬你的赞扬!

究竟该如何正确夸赞孩子呢?

家长要注意些什么呢?

No.1夸具体不夸全部

“孩子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孩子成绩提高了,孩子考了第一,孩子钢琴比赛得了第一名……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No.2 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孩子”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No.3 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的,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现在不妨

试试这样夸孩子

1、正确的夸赞

你的作文有几个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觉):我也可以有创造性的。

错误的夸赞

你写得不错,当然了,你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2、正确的夸赞

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

(孩子的感觉):我的品味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错误的夸赞

你总是这么体贴。

3、正确的夸赞

非常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

(孩子的感觉):我很负责。

错误的夸赞

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所以,家长要客观地评价孩子,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这有助于他们清晰地认识自我。同时,也要讲究夸奖的方法和分寸,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