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也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决定教师的人格和行为举止为世人所瞩目,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使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发扬光大,教师的道德建设是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体现着一个教师道德素养的高低。
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待本职工作的基本素养。而这种素养源于教师对自身职业所特有的幸福感。教师的幸福,也可称为是教育幸福。这种幸福首先体现在教师的劳动,虽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谋生手段,但在谋生的同时,又在自己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施展才能。伴随着学生道德成长,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做出贡献。师生之间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的精神交流,情感融通,都是别的职业所难以得到的一种青春常驻、活力常存、平和而又充实的人生幸福。然而,一位教师对自身职业幸福感的认知与体味是有条件的。教师只有摆脱单纯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书生涯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发自内心的精神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教师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并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青春的力量。这说明教师只有抛弃了一切世俗的、外在的各种杂念,沉浸在恬淡人生,超脱潇洒的艺术创造过程之中,才能真正体味到自身职业的幸福。
人们对教师的敬重,激励着教师要从精神境界上提高自己。就像泰戈尔所说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的。在教师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难有严格的时空界限,难有准确的量化监督,但人才的涌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正是教师幸福取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对待自己工作的最核心的道德素养是什么呢?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